返回

第54章 九叔义庄 求收藏,求推荐 (1/2)

暮色沉沉,残阳如血,赵峰与四目道长并肩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修长,四周的环境静谧得有些压抑,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更添几分阴森。

“道长,咱们还要走多久啊?”

赵峰看了看即将彻底下山的太阳,声音里带着几分急躁问道。

四目道长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神色倒是很淡定,抬手指向前方:“莫急,翻过前面那座小山,任家镇便到了,九叔的义庄就在镇边。”

又艰难地跋涉了许久,两人终于来到任家镇。小镇被暮色笼罩,透着一股古朴陈旧的气息。街边的房屋错落有致,门窗紧闭,偶有几缕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

在小镇边缘,一座略显破败的建筑映入眼帘,正是九叔的义庄。义庄被一圈半人高的围墙环绕,围墙青砖斑驳,缝隙中野草肆意生长。两扇厚重的木门干裂,铜制虎头门环也没了光泽,门上方“义庄”牌匾的红漆剥落殆尽。

四目道长快步上前,抬手敲响门环,“砰砰”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响亮。片刻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九叔的徒弟秋生。

“四目师叔,您怎么来了?”

秋生看到来人是四目道长,脸上带着几分惊喜和侥幸,目光落在赵峰身上,又多了几分疑惑。

“你小子,往常见我可没见你这么高兴过,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你师傅正在收拾你。”

四目道长用狐疑的目光看了秋声一眼,语气充满怀疑道。

“哈哈,怎么可能,四目师叔你想多了,不知这位小哥是……”

听到四目道长的话,秋生脸上的惊喜明显一僵,随后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有些转移话题的看着赵峰说道。

四目道长可能也是实在累了,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用手拍了拍秋生的肩膀,说道:“路上遇到这孩子,被鬼打墙困住,我便救下了。天色已晚,想着来你师父这儿借宿一晚。”

秋生连忙侧身让他们进门,一边热情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快请进,快请进,师父就在里面呢。”

走进义庄,院子里杂草丛生,几株枯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树枝张牙舞爪。赵峰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紧紧跟在四目道长身后。

此时,屋内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秋生是谁呀?”

“师兄,是我啊!”

听到传来的声音,四目道长脸上带着笑容回道。

“四目,原来是你来了?”

说话间,赵峰跟四目道长两人已经走进屋内。进屋之后,赵峰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万界师表九叔起来。

只见九叔端坐在屋内的一张太师椅上,身上一件玄色道袍松松垮垮地罩在他精瘦的身体上,衣角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布料上暗绣的金色符文在昏黄的烛光下若隐若现,透着神秘的韵味。

领口处,白色的布扣整整齐齐地系着,一丝不苟,彰显着他严谨的个性。他的腰间束着一条宽宽的黄色腰带,上面挂着一个小巧的葫芦,随着他的一举一动,葫芦轻轻晃动,隐隐有液体碰撞的声响。

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布鞋,鞋面虽有几处磨损,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鞋尖微微上翘,带着几分古朴的气息。

再看他的面容,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虚妄。鼻梁高挺笔直,透着一股坚毅。嘴唇线条硬朗,微微抿起,显得格外严肃。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浅浅的皱纹,却无损他的威严,反而增添了几分历经沧桑的稳重。

一头整齐束起的头发,用一根黑色的发带紧紧固定,几缕银丝在鬓角若隐若现,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举手投足间,尽显一派资深道士的风范,沉稳又透着神秘。

九叔看到四目道长与赵峰走进来后,立刻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朝着两人迎过来。

“师兄,又要打扰你了。”

四目道长对这九叔恭敬行了一礼,随后说道。

“四目,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们师兄弟间,不必如此客气。不知这位小兄弟是……”

九叔摆摆手,似乎因为四目道长的客气显得有些不高兴,不过目光一转,看到站在一边的赵峰,有些疑惑的问道。

四目道长上前一步,将赵峰拉到身前,解释道:“这孩子叫赵峰,昨日我在林中赶尸时,他被鬼打墙困住,便顺手救了下来。想着天色已晚,便带他来你这儿借宿一晚。”

随后又详细的跟九叔介绍了一番赵峰的身世,九叔听完之后,微微点头,目光缓和了些:“既来之,则安之。莫要拘谨,不嫌弃这里破旧的话,便在这儿住下。”

赵峰连忙拱手,努力的让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说道:“多谢九叔收留,晚辈感激不尽。要不是四目道长和您,我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54章 九叔义庄 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