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希特勒的追随者,伏笔,小李子的猜测! (1/2)

创作室中。

“不管了!”

“危险就危险!”

“故事都铺垫到这里了,总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了吧?”

“写!”

思来想去。

方源最终还是放下了顾虑。

他相信。

有前面这些内容的支撑。

已经足够让观众们被吸引进去。

让他们想要看到故事的结局!

而这,这足以支撑着他把这个故事写完!

于是。

他继续写道。

...

【希特勒满腔热情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他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扩大党的影响力。】

【他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演说才能。】

【他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军官宣传自己的思想。】

【他的演说通俗易懂,因而让听众,特别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

【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闻名遐迩。】

【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

【这种优秀的表现很快让他获得了提升。】

【纳粹党对他刮目相看。】

【不久,纳粹党的党首就力排众议,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希特勒大权在手,立刻就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

【他重新安排了纳粹党的日常管理工作,紧跟着又参与起草了新的25条党纲、筹划了党旗和党徽,又在赞助者的支持下,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纳粹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在此期间,一批因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党的队伍中来,使得纳粹党的实力一下增强了许多。】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加入的新成员都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的。】

【他们是希特勒最忠诚的追随者。】

......

方源写的很谨慎。

在这部分描述希特勒成长的内容中。

他避免提及到希特勒那部分‘危险’思想的部分——比如民族清洗、对外侵略、反犹。

突出了一个稳如老狗。

......

当然。

这只是一时的写作侧重调整。

因为要写希特勒。

这些东西就是必然绕不开。

他只是现在不写。

暂时将他们抽取出去而已。

而在下一段。

就是重点对这部分内容的集中展示!

......

不过。

观众们并不知道他此时的想法,不知道他的写作策略。

当看见这一部分内容。

演播厅中。

几名嘉宾都一副‘果然如此’,毫不意外的样子。

......

“很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创作。”

姜汶点评道。

“虽然在前面的内容当中,方源选手着重的介绍过,希特勒的政治观念是在街头巷尾的议论、形形色色的小册子下形成的。”

“虽然它很肤浅,也并不深刻。”

“但这,也恰恰是最符合那个时代普罗大众的主流观点的。”

“再加上希特勒优秀的演讲能力。”

“能快速获得这样的成功,并不突兀。”

......

虽然从内容上来看。

这一段故事略显得有些平淡。

只不过是说了一些希特勒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纳粹党的宣传部长,在党内拥有一批为了他而加入的拥护者。

但姜汶很喜欢。

因为这部分剧情的推进很扎实。

......

一旁。

宫崎骏倒是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注意到,方源选手在这里似乎为希特勒埋下了一段伏笔。”

“你们看。”

说着。

他指向文章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一批因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这些新加入的新成员都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