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看着手里的万维合作合同,松了一口气。这一战,他们赢得了漂亮,但他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喘息机会。视博的失败不会让对手就此偃旗息鼓,而团队的现状,也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完美。
“叶哥,万维的项目虽然搞定了,但最近接的单子太多,执行压力越来越大。”张琦坐在对面,语气中透着疲惫,“尤其是剪辑部,几个同事加班到凌晨,今天又有一个人请病假了。”
王浩皱眉说道:“再这么下去,团队迟早会出问题。叶哥,我们得想办法了。”
叶辰点点头,眼神冷静:“你们说得对。团队现在的效率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瓶颈。”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将近期的项目进度表投影到屏幕上:“我们需要一次全方位的优化,包括人员分配、任务节奏,以及整体的管理机制。”
张琦思考片刻,提议道:“叶哥,要不要考虑组建一个独立的内容团队?让他们专门负责短视频创意和制作部分,这样主力团队可以腾出时间做更高层次的策划。”
王浩也点头附和:“我觉得可以。另外,客户对接那边也需要加强人手,最近我一个人跑几家公司,完全顾不过来。”
叶辰听完他们的建议,若有所思。过去的团队架构适合初创阶段的小型项目,但现在创影的规模逐渐扩大,资源需求和任务复杂度远超以往,已经到了必须重新调整的时候了。
他打开了模拟器界面,蓝色光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是否开启模拟?】
【命运点数:2】
“开!”
【请选择模拟类型:】
1.团队重组模拟
2.人员效率优化模拟
3.管理机制改进模拟
叶辰选择了【1:团队重组模拟】。
模拟场景展开,他的身份被设定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负责人,目标是通过调整团队结构和资源分配,提高整体效率并解决现有问题。
第一次尝试:叶辰将重点放在增加人手上,通过扩招新员工缓解任务压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明确的分工,新团队效率低下,问题并未解决。
第二次尝试:叶辰调整了管理机制,将任务分解给不同的小组,虽然短期内效率有所提升,但因沟通成本增加,整体运作仍显混乱。
第三次尝试:叶辰采用了分层管理模式,将团队划分为三个职能小组:策划组、内容组和执行组,同时引入一套任务跟踪系统,将任务进度与绩效直接挂钩,最终成功实现了高效运作。
【模拟完成!】
【奖励类型:记忆传承(团队分层管理方案)】
叶辰从模拟中回到现实,迅速整理出一份重组方案,并召集团队开会讨论。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进行一次团队结构调整。”他在白板上画出三条分支线,分别标注为“策划组”“内容组”“执行组”。
“策划组由我和王浩负责,主要负责客户对接和方案设计;内容组由张琦带队,专门负责视频创意和拍摄制作;执行组主要负责活动推广和数据分析,我们会从外部引入一名执行负责人。”
张琦看着白板上的分组,若有所思:“叶哥,这样分组确实清晰多了,但短时间内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吗?”
叶辰自信地说道:“模拟器给了我答案。之前有一位业内资深活动策划人曾联系过我,对方对我们的风格很感兴趣,正好可以邀请他加入。”
王浩听完后点头说道:“这方案不错,分组之后大家的压力应该会小很多。”
叶辰看着众人,补充道:“但要记住,任何变革都会有阵痛期,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这次调整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
团队重组的计划迅速开始推进。叶辰联系了之前主动联系过的活动策划人,几经洽谈,对方欣然同意加入,并成为执行组的负责人。与此同时,张琦带着内容组的成员,开始梳理创影过往的视频案例,制定标准化的制作流程。
重组后的第一个项目是一家连锁健身房的短视频推广活动。
张琦带领内容组完成了创意设计后,策划组迅速调整方案节奏,与健身房的负责人进行了对接,而执行组则全程跟踪活动的实施效果,保证每个环节的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叶辰通过模拟器不断优化各组的协作流程,并将模拟中的经验传授给团队。
短短两周内,健身房的推广活动完成上线,视频内容广受好评,活动参与人数超过预期的两倍,客户满意度达到95%。
夜晚,叶辰坐在办公室内,看着团队重组后的初步成果,心中生出几分欣慰。
但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模拟器界面上,修复节点的提示仍然在那里,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悬在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