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抢先一步拿下河床(求鲜花) (1/2)

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一连串猛烈的爆炸。

狠狠地冲击着苏军的阵线。

这突如其来的轰炸使得苏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不少士兵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原本势不可挡的苏军冲锋势头。

就这样被硬生生地遏制住了。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喘息之机里。

呼啸而至的50毫米炮弹再次划破长空。

犹如一道道夺命的闪电。

精准无误地砸向苏军阵地。

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一连串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刚刚稍微稳住阵脚的苏军。

又一次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尽管双方相距数百米,但战士们毫不畏惧。

一个个如脱缰野马般狂奔而去。

其中机枪手们更是气喘吁吁地扛着机枪。

迅速找好位置并架设起来。

他们来不及调整呼吸。

便迫不及待地扣动扳机。

密集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倾泻而出。

交织成一张致命的火网。

随着越来越多挺机枪投入到激烈的战斗当中。

强大的火力终于成功地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

然而对方毕竟是整整一个营的兵力。

岂会只有这么一点能耐?

“快!立刻构筑防御工事,散兵坑抓紧挖!”

眼见形势危急。

威廉从腰间抽出工兵铲,率先冲到队伍后方。

奋力挖掘起散兵坑来。

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建立起有效的防御体系。

一旦后续的炮兵部队赶到。

己方必将承受更为惨重的伤亡。

此时的苏军虽然暂时被眼前铺天盖地的手榴弹和凶猛异常的迫击炮所震慑。

但只要他们发现面前的德军仅仅只是一个排级单位。

恐怕立马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不顾一切地猛冲过来。

毕竟,在这种开阔地带的野战环境下。

仅靠近身肉搏。

人数众多的苏军完全有能力将这支德军小分队彻底灭杀。

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

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那些复杂狭窄。

不利于大规模作战的城市巷战场景外。

在广袤无垠的野外战场上。

敌我双方往往都会构建起宽阔绵长的战线和严密坚固的防御工事。

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战况变化。

在如今这个时代。

像那种数千人如潮水般乌泱泱地猛冲过来的场景。

已经变得极为罕见了。

我们常常能在影视剧中看到这种震撼人心的画面。

其目的无外乎是为了完美地展现出整个战争的宏大场面和激烈程度。

那些镜头里,众多战士们似乎毫无间隙地一同向前冲锋。

而敌人手中的机枪则如同无情的收割机一般。

疯狂地扫射着人群。

然而,真实的战场上情况却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发起冲锋时。

士兵们之间会保持相当大的间距。

他们前后相隔通常都会达到十几米之远。

而左右间隔更是至少要有8米左右。

毕竟,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于密集而被敌方火力集中杀伤。

而且需要知道的是。

即便是威力强大的机枪。

也只有一个枪管而已。

所以,当它正在攻击某个区域时。

其他方向的士兵便会迅速抓住时机。

以低姿匍匐的方式向前推进。

往往在相距200米左右的时候。

双方就已经开始相互射击了。

与此同时,一些士兵还会寻找合适的机会继续向前进攻。

也许在百米的范围内。

真正参与激烈战斗的仅仅只有寥寥十几个人罢了。

正因如此,即便参战人数仅有区区数百人。

但只要战术运用得当、防守顽强。

依然有可能坚守住阵地数日之久。

对于一场阵地防御战来说。

如果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

任何部队都不太可能盲目地进行胡乱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