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居,蒲团上。
青荇盘膝坐,搬运法力。
八宝云光洞一谈,她知晓黄天化之死真相,虽唏嘘不已,感慨天道无常,明白清虚道德真君寻仇缘由,但心中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倒是觉得此子陨落,省了她一番力气。
至于邓婵玉的遭遇,青荇觉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战死沙场,但留有英名。
好过原著里先委身土行孙这个丑矬子,后被张奎夫妻弄瞎,斩于马下要强。
死后封神,更不用受土行孙纠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收回思绪,青荇专心修行。
继续炼化体内碧枣之力,锤炼五脏。
五城贯穿炼神与返虚两境。
两城心肾如水火,对应炼神。
三城肝脾肺为木土金,对应返虚。
若非途中有变,清虚道德真君打上门来,她早就淬炼完其中两处,性命持平。
而今她只功行一半,需继续修持,不能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浪费时间与碧枣功效。
另外,仙道返虚合道是凝练五气,五气源自五脏,青荇五脏越强,五气才会越精纯。
以精养气,以气养神,以神返虚。
为了底蕴更足,更为了日后道途长远,先五城法后五气法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
邓九公虽死,但以身作饵,给了姜子牙一个深刻教训,令其反思。
他太过依靠仙道力量,忽视了人心。
仙道固然强大,可人心同样不可小觑。
三万周军惨死火场的场面历历在目,这种经历一次就够了,姜子牙不想再经历一次。
此战过后,这位历经世事的大周主帅兼丞相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目光更睿智。
恰逢寒冬降临,战事暂时停息。
大商需要这个冬季休养生息。
西岐底气薄,更需要恢复元气。
双方默契地没有再战。
西岐城内,黄府再举丧。
满府白幡,灵柩摆堂,冥案供奉。
仆人们已经驾轻就熟,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就是主人都有些心累,眼泪说来就来。
短短一年,这座恢弘府邸连办三场丧事。
第一次是为黄飞虎。
第二次是为黄天化。
这次是为老将黄滚。
这位老将军随儿子黄飞虎叛商入周后就卸甲归田,引以为傲的长子长孙接连战死后,黄滚身体急转直下,最终撒手人寰。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哪怕是在殡葬大行其道的西岐,黄府也属实惨了些,白事频繁,仅次于姬姓王室。
直到次年春耕结束,苏护率十万大军征西,姜子牙紧急集军,西岐城外才再起战事。
杀气起征云,金鼓锣又响。
十万大军浩荡来袭,尘土飞扬,旌旗招展,兵甲锐利,在西岐城外安营扎寨。
苏护虽是大商王后苏妲己之父,但他深以女为耻,即便帝辛不曾薄待他,赐其高官厚禄,数次加官晋爵,他都不以为然。
反而一心想要归周,以此明志,与苏妲己断绝关系,以彰显自己不与昏君妖后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
可惜,事与愿违,投靠之路举步维艰。
先有大将郑伦以家国大义阻扰,后有截教仙吕岳下山,助纣伐周。
期间,郑伦见吕岳大法,弃了师门铁叉山,另拜吕岳为师,师徒联手,共战西岐。
苏护更压力倍增,一筹莫展,两个多月,投靠之事都毫无进展。
好不容易盼到吕岳败逃,本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想到又遇到殷洪下山。
殷洪是帝辛次子。
昔年,苏妲己陷害姜王后。
帝辛昏聩,被美色所迷,杀妻更要杀子。
生死存亡之际,两位阐教仙出手相救。
广成子救了兄长殷郊。
赤镜子救了弟弟殷洪。
他们各被带入仙山,悉心教导。
如今,殷洪奉命下山,助姜子牙伐纣灭商,却被申公豹游说,改变主意,找到苏护,起了伐周之心,以维护殷商祖宗基业。
至于帝辛与苏妲己,等胜利凯旋,班师回朝,自能轻易收拾,以报母仇。
凭借赤镜子所赐阴阳镜、紫绶仙衣等宝物,殷洪大杀四方,狠挫西岐锐气。
哪怕杨戬请来师伯赤镜子,殷洪依旧不知悔改,反而与师父动手,大逆不道。
只是,跟原著不同,赤镜子尚未遭逢九曲黄河阵之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