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乡下有房子的就回乡下住,乡下没房子的就躲进山林里面,暂避几日。”
“千万不要留在城内,胡虏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野蛮人。”
“他们不仅要抢你的钱财,还要把妇人都掳了去当陪房。”
百姓们听着刺史的呐喊,只觉得他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根本没人相信胡虏就在城外了。
“胡虏不是在漠北吗?”
“平州哪来的胡虏?有几个山贼倒是可能。”
“国朝北境有层层的关隘,是天然的屏障,胡虏想南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根本没人听官老爷的,似乎对胡虏没有畏惧之心。
平州刺史见众人无动于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先跑路了。
当日午时,平州城西大门,刺史一家老小乘坐马车,匆匆忙忙地逃离了平州城。
许多人亲眼目睹了刺史的逃离,纷纷议论,很快传散了全城,众人这才相信,胡虏真的来了。
看来刺史的一通屁话还不如一个行动管用。
不过,城外还没有任何动静。
百姓也就想当然的以为,胡虏就算真来了,迟早还要等三天以后,于是并不着急。
没想到,当日夜里,平州城的东大门就被胡虏攻破了。
百姓们根本不相信真是胡虏,直到胡虏在城内大肆掠夺有粮的财主。
城内的财主们早知会有这一天,但谁也没想到,这天说来就来了,竟如此之快。
原来,就在几个时辰前,平州刺史弃城遁逃,副史卫明珠代行刺史之职。
卫明珠原籍平州,本在都中神京,官拜御史,皇帝御驾亲征之际,诏令卫明珠返籍,为平州防御使。
卫明珠代行刺史后,以北面行营指挥使冯紫英为平州防御副使,谋定州兵、戍兵会师讨贼。
冯紫英虽另有想法,但胡虏当前,为了提振军心,他答应了卫明珠的合兵之约。
卫明珠率州兵驻守抚宁县关口,待冯紫英率戍兵到来,再合兵讨贼。
不料,冯紫英未至,胡虏已派出急行先锋突袭抚宁。
奈何胡虏凶猛,卫明珠战死,在抚宁县遗命副将领州兵,再三叮嘱合兵讨贼,唯冯紫英马首是瞻。
然而,等冯紫英率戍兵赶到,胡虏的主力亦至,势如破竹。
冯紫英的腿根部位中箭,从战场上捡回了半条命。
平州官兵节节败退,胡虏主力无心滞留乡野,浩浩荡荡直奔平州城去了。
卫明珠的副将听闻流寇攻掠平州城去了,随即率州兵奋起直追,赶赴平州城征讨胡虏,结果亦战死。
主帅战死,胡虏南下继续攻掠,军中将士也大多数有伤在身,即使四肢健全的将士,也多有军心不定的。
“胡虏还在外面流窜,我们躲在这里算什么呢!”
有人想追讨胡虏。
“要不还是散伙吧,在这里待着,我都想种地去了。”
有人想散伙回家。
“种地?就不怕被胡虏糟蹋了?”
“都闭嘴吧,吵什么吵,安安静静休息不好吗?”
有人只想休养几日,安安静静地躺着,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
除了少数百余个年轻士兵外,其余入伍多年的大多数,讨贼的积极性并不高。
几个爱说风凉话的人,也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