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我只需要前进,至于骂名没什么的 (1/3)

锈迹斑驳的铁皮火车厢,有的以前装钢铁原料,有些是装牛羊肉,味道腥臭扑鼻。

一节节火车车开始被增宽加大,车厢采用全封闭,只有头顶有一个小孔能够呼吸。

这是矿区火车,以前被鬼子用来东北挖矿运输,现在稍微改装成为了载人火车皮。

哈滨城出发,穿过七座城市,路过外檬,最终抵达赤塔,全程接近一千三百公里。

这将会是运输东瀛战俘的列车厢。

这只是第一批十五万人,第二批第三批,总共六十万人将会陆续运输,赤塔只是第一站。

————

白社临时战俘监狱,现在难得热闹起来,这是十月七日,东瀛战俘即将出发毛熊国。

这里贴上了横幅写着【在亲切的斯大临同志指挥之下,东瀛国阴谋得以挫败,东瀛战俘在接受批评教育之后将乘坐轮船前往东瀛】

【毛熊国有着亲切人道精神】

东瀛记者,鹰国记者,发国,葡牙记者,还有其他各国记者云集于此,

纷纷记录和采访毛熊国针对东瀛战俘处理问题。

莫洛托夫含笑拒绝了记者采访,他指着身旁的姜昶君:“他是本次战俘押送计划总负责人,让他来告诉你们吧。”

姜昶君面对记者采访,他如今穿着毛熊国军装,留着苏风格大背头,整个人肃穆无比,挺直挺拔,站在镜头中浑然如久经战场的老将:“我想东瀛战俘已经意识到他们的错误了。”

随着姜昶君挥手,那些早就训练好的,不敢违逆东瀛战俘,全部异口同声念着斯大临名字,传记,挥舞斯大临横幅等等,场面甚是热闹,喧嚣至极。

记者纷纷拍摄。

姜昶君如坚定的苏维捱战士:“在斯大临同志的光芒映照下,战俘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他们将要乘坐毛熊国专列,前往毛熊国接受批评教育学习,学习正确目标。”

“之后我们将会派出轮船,送他们返回东瀛。”

东瀛记者第一个欣喜鼓掌,很是激动。

而姜昶君眼神闪过狠厉,是啊,送他们坐轮船,贝加尔湖也算是大海吧,让他们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坐船就当是回东瀛了。

这些珍贵的劳动战俘,他怎么可能会放过,现在不过是场面话,给各国记者一个交代。

随后是东瀛战俘开始唱思念家乡的歌曲,一些高级东瀛将领还很激动,以为自己很快就要回去了,他们和姜昶君握手,恭敬鞠躬。

姜昶君至始至终只是笑着,神情无比温和。

这场采访持续了接近六个小时才结束。

本次采访被哈滨城日报称之为《亲善使者魏君》

其中日方多次发言感谢姜昶君人道主义精神,日方多次感激。

但哈滨城街头巷尾,哪怕是扫地的老妪,都在怒骂一个人名字,怒骂姜昶君。

“姜昶君为了他毛熊国爷爷,整个人就差跪下了。”

“就这么轻飘飘放过这些东瀛杂碎??”

“还送这些鬼子坐船回家!!他们有什么资格回家。”

哈滨城文学界展开了一场怒斥姜昶君的研讨会,批判他虚假人道,虚伪讨好毛熊国精神。

现在哈滨城国民谠当局特派所,该部门主要针对抓捕哈滨城地下无产谠员。

负责人就是柳庵漪,此时她的手下在汇报,还抱怨姜昶君忘记了谠国荣誉。

“住口,你懂什么。”

柳庵漪训斥,她让手下离开,之后她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看着报纸,报纸第一版大图就是和东瀛战俘握手的姜昶君。

现在柳庵漪只感觉到了一股胆寒,大概所有人都不知道吧,这些东瀛战俘会遭遇什么,他们怎么可能会被放走呢,这些战俘可是晋级毛熊国政事局的筹码。

想到以后很多人知道真相诧异吃惊的神情,柳庵秀就有些期待。

就让未来去评判他吧。

.........

白社临时战俘监狱,十五万东瀛战俘规模极大,铁丝网密密麻麻,苏军神情严峻巡逻。

学习厂房内,所有东瀛战俘必须经过学习,学习达标才能吃饭。

在办公室内,姜昶君在看着眼前大箱子,这是东瀛记者给自己的礼物,希望自己释放一批东瀛战俘。

答应记者后,东瀛记者满意离开。

一箱子是各种金条,银元,还有卢布...

姜昶君乘坐凯迪拉克把钱秘密交到组织秘密据点,然后驱车离开,至于答应东瀛记者释放战俘的要求?

会释放的。

不过是释放在西伯利亚这片土地,就算释放东瀛,这些战俘也不敢离开,在零下六十度的西伯利亚地带,他们离开就是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6、我只需要前进,至于骂名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