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腿酸脚肿。
其次是不安全,且不说那会儿的治安条件极其差劲,单说山东地界上时不时出没的大虫,就让武直不得不考虑夜间歇宿的问题。
镇子上有客栈。
俩人今晚就在这里投宿。
武直:“掌柜的,两间上房!”
老板:“六贯足钱,先押后住。”
武直:“六贯?你怎么不去抢?”
老板:“没钱免谈,就这个价。”
小潘晃了晃武大的手臂,低声道:
“官人,一......一间就够了。”
武直的确没钱,只好换了个口气:
“掌柜的,那就来一间好了。”
“那个......能不能用炊饼抵账?”
“我的炊饼可有名了,清河县武大郎炊饼,你打听打听!”
老板白了一眼道:
“三贯钱能买多少炊饼?我要那么多炊饼给谁吃?”
“去去去,没钱一边去。”
............
............
Ps:说一下水浒传货币的问题。
有很多说法认为,1两白银=1贯钱=1000文。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水浒传原著中的货币兑换一直是个大问题,跟红楼梦中的年龄之谜差不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吴用请三阮吃饭,一两银子买了一大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潘金莲在王婆家,掏一贯钱只买了一壶酒,还得王婆自掏腰包贴钱买下酒菜。
白胜在黄泥岗,一桶村酒卖到五贯钱。
由此可以看出,1两银子绝对不等于1贯钱,实际购买力要高的多。
而且宋朝时期,一贯钱=770文。
关于水浒传中的货币价值,
小作者查了很多资料,
有人说1两银子约等于20贯钱,
有人说1两银子约等于30~40贯钱,
还有离谱的说1两银子约等于50贯钱。
但根据《宋史·食货志》说法,宋代一两白银最多时候能兑换六贯钱。
在这里,小作者采用个折中的计算方法。
即1两银子=10贯钱。
主要是为了方便换算。
下文再有也是按照这个换算。
虽然不准,但不至于太离谱。
并且这个也不太重要,不影响剧情。
Pps:求鲜花、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