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仙人?
在林淳笼统的印象中,那就是飞天遁地、长生不老。
七年前的林淳并没有见到仙人的真貌,甚至连个背影都没有。
他所看到的,只有那道金光和在地上找到的破损小剑。
但这足以证明这个世上存在着比武者更加强大的存在。
只可惜,林淳这七年来问了很多人,只得到了只言片语的模糊线索。
有人说临安府那边确实有仙人下凡治病救人,随后驾鹤腾空而去。
有人说曾经某个被凶兽围困的商队得到过仙人的帮助。
还有人说京城道观之中有仙人行云布雨,确保大隋年年风调雨顺。
由于路途遥远、百姓愚昧,林淳无法验证这些事情真相到底如何,但他当初亲眼所见的一幕,却做不了假。
世上绝对有仙人,但似乎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
所以林淳将目标放在了武道高手与权贵们的身上。
他曾旁敲侧击问过贾丰钱这位背景深厚的练脏后期武者,结果没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回答。
而这次借着张家谋求宗师择徒名额的机会,林淳又把主意打到了张知行的身上。
张家以商贾起势,在秋凉府经营上百年,生意遍布大隋南方诸府,朝堂之上亦有与其亲近的高官重臣,如果大隋朝廷有仙人的线索,那张家有可能知道些什么。
而通过刚才张知行的眼神变化,林淳更是完全确定了这一点。
林家小院内,晚风吹拂。
林淳看着面露纠结的张知行,眼中满是期待。
许久之后,张知行苦笑一声:“林兄,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他确实能回答林淳所期盼的问题,同时也并不涉及张家根本利益。
但仙人之事为世间隐秘,张家能知道相关事宜,也是付出过不小的代价。
而这代价,远非这四千两一瓶的精品小阳丹能比。
林淳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他起身拱手,语气诚恳道:“除了卖身和我妹妹以外,任何条件林某都能答应。”
只要能得到成仙的线索,林淳愿意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
张知行摇摇头,这倒有些言重了,但他能从林淳的话语中感受到那股甘愿舍弃一切的决心。
思虑良久之后,张知行终于开口道:“林兄,之前我以有言,只要你的问题不涉及张家根本,我当知无不言。
但事关仙人之秘,我张家当初为得知其中内情,也耗费了不知多少钱财、人情。
如果今日我就这么告诉你,总感觉是亏了。
如此,在下便厚颜向林兄要个人情。”
张知行说的直白,本来按照事先承诺,有关仙人之事他当无偿告知。
但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亏,便额外要了个人情做补偿。
他此举算是毁信失约了。
但林淳从不是认死理的人,在他已经说明可以另加价码后,张知行依然剖析原委,承认自己这番‘坦荡小人’之举,可见其行事有矩、是非分明。
当初林淳能与张知行趣味相投,也正是因为两人都是这种相对直率的性子。
以一个人情作为附加条件,对林淳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他严肃应道:“但凡力所能及,林某必将履诺。”
和张知行一样,林淳事先也坦荡直言,这个人情他会还,但不会用命去还,否则他还成什么仙。
何为力所能及?
这其中尺度便是两人之间的信任与情分。
张知行没有犹豫的点头,他了解林淳,也相信其会最大程度的践行承诺。
话已说开,两人相视一笑,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林淳给两人再添新茶,问出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话。
“敢问张兄,仙人何处寻?”
张知行端茶轻笑:“仙人缥缈,这个问题我也不知,但我知道几种可遇仙人的办法。”
林淳好整以暇道:“愿闻其详。”
“其一,升仙令。”
“升仙令?”林淳神色一动,“这是令牌?从何而得?”
“确切来说,升仙令是一种信物。”
张知行解释道:“仙人高渺,但其中亦如凡俗武林,有门派之分。
而即是门派,那总要下山收徒、补充新血,这升仙令便是一种进入仙宗的途径。
每过几十年,仙人之中那些门派便会放出一批升仙令,持此令者如符合修仙要求,即可前往升仙令所在山门,成为其弟子。
至于这令牌从何而取,据说仙人曾言,有缘者得之。”
“果真有缘者得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