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曹老板:大耳贼有卧龙凤雏!我有毒王! (1/2)

随后,主管大军粮草饮水之事的董昭亦出列禀告:“丞相,全军饮水用药之事,亦已安排妥当。经一夜努力,已初见成效。”

“我军疫病之祸,现已得到妥善处理。”

“今日因病逝世的将士,未达五百之众。”

“甚好!”曹操高声赞道,随即挺立而起。

“既然疫病之患已渐趋稳定。”

“足见仁达之策在防疫上成效显著。”

“如此,大事可期也!”

“今夜便可实施抛尸之计,直取刘备新野之地。”

此言一出,众谋士皆为之震动。

近日那些病患之状,他们亦有所闻。

尽管外表看似无恙,但众人皆显得精神萎靡,甚至有些体内脏腑已然腐化。

负责处理尸体的程昱,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此刻,曹操目光转向这位老臣,询问道:

“仲德,那些因病逝去的将士遗体。”

“是否已得到妥善处理?”

程昱闻言,连忙拱手回答道:

“禀丞相!病卒遗体皆已得到妥善安置。”

“已被移至距离营寨五里外的深山密林之中。”

“远离我军水源,且有李典将军亲自把守。”

“绝不会泄露半点风声,让刘备有所察觉。”

程昱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谋士,处理此类隐秘之事自然得心应手。

此事处理得滴水不漏,极为细致。

除非刘备特意派遣斥候深入那片山林,否则绝不可能知晓他们的举动。

存放尸体的地点远离新野,寻常斥候也不会特意前往那边探查。

即便有人偶然发现,也只会误以为是他们正在采集木材,用于制造攻城器械。

然而,向来以仁慈著称的荀攸,在听闻此抛尸之计后,心中仍是不安。

他回想起那些因病离世的将士们的惨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试探性地问道:

“丞相,此计当真要实施吗?”

“如此做法,似乎有些过于残酷。”

此刻,此计的始作俑者司马白,正忙于协助贾诩督促制衣监的工作进度,尚未赶到军议之地。

因此,荀攸只能硬着头皮,试图劝说曹操。

毕竟疫病已经得到控制,或许不必再施此狠毒之计。

此等残忍之事,日后若被世人知晓,必将有损朝廷的威严,也会对曹操的名声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曹操却摆了摆手,说道:

“公达无需多虑。”

“此计虽狠,但此刻却是势在必行。”

“以数百具将士遗体为饵,换取新野之城的轻易攻破。”

“甚至有可能让刘备全军覆没。”

“如此利益,我军又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说罢,面上虽带笑容,但心中亦对此计之狠毒感到无奈。

满宠见荀攸仍存妇人之仁,心中亦是无奈。

于是出声安慰他,言道:

“仁达为人忠诚,心地纯善,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然而,兵法有云,用兵不厌其诈。”

“此乃国家之大事,关乎存亡兴衰之际!”

“只要能克敌制胜,又何须过分牵挂其性命安危?”

曹操听闻此言,频频点头以示赞同:“此言甚是!”

“提及此计之狠辣程度。”

“简直可与昔日宛城之战相提并论!”

“论及天下计谋之毒辣,文和当居首位!”

曹操忆起往昔,曾一时迷惑心智。

与张绣之婶娘有了私情。

结果当晚便落入圈套!

不仅险些丧命,还痛失长子及一员猛将!

此计一箭三雕,其狠辣程度,堪比昔日齐国大夫晏婴二桃杀三士!

每每想起,曹操仍感心悸不已!

然而此时,程昱在旁却忽然开口:

“主公,若论当世计谋之狠辣。”

“或许尚有一人,其手段不输于贾文和。”

曹操闻言,顿觉惊讶。

随即转头望向程昱,嘴角微扬笑道:

“哦?我倒忘了仲德在此!”

“想当年,兖州筹粮之计。”

“与文和相较,亦是难分伯仲!”

昔年吕布趁曹操征讨徐州陶谦之际,偷袭了其根据地兖州。

致使曹操痛失大片疆土。

更糟糕的是,随后蝗灾肆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