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舆论战?太先进了! (1/2)

众谋士再次愣住,面面相觑。

这小子,难道还有更狠毒的计策不成?

曹操也来了兴趣,招手示意道:“仁达既然有妙计,何不细细道来?”

司马白点头应允,开始缓缓阐述:

“明公,我这计策名为‘移祸江东,断其归路’。”

在座众人闻言,皆是眉头紧锁,一脸茫然。

旁边的贾诩却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有所领悟。

曹操也好奇地问道:

“这移祸江东是何意?断其归路又是何解?”

司马白不再卖关子,直言不讳道:

“我军昨夜刚处理过那些尸体,消息应该还未传得太远。”

“明公可派细作,抢在刘备之前进入荆襄地区。”

“让他们伪装成逃难的百姓,沿途散布流言,称新野城中瘟疫横行。”

“刘皇叔出于仁爱之心,不忍百姓受瘟疫之苦,遂决定带领他们渡江避难。”

“如此一来,消息必将迅速传遍各地。”

“虽然百姓们会感激刘备的仁德之举,但荆襄地区的士族豪强一旦得知此事,必定会心生芥蒂。”

“他们会认为刘备是假仁假义,竟敢将瘟疫带入荆州。”

“届时,荆襄方面必将与刘备反目成仇。”

“嘿嘿,这样一来,刘备若是逃往荆州,岂不是自投罗网,无处可逃?”

听完司马白的解释,帐中再次陷入了寂静。

众人回过神来后,无不感到一阵心悸。

“嘶~”中军大帐中再次响起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以荀攸为首的众谋士,此时都用一种敬佩而复杂的眼神看着司马白。

就连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也被他的计策所震撼,纷纷点头称赞。

此刻,他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暗自慨叹。

世间怎会存在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若真依此计行事,那刘备岂非陷于绝境?

恐怕他将遭受荆州士人的口诛笔伐,名誉扫地。

更何况,刘表作为盟友,若得知此事,岂会轻易放过刘备?

武将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谋士们却早已洞悉此计的深意。

即便刘备并未携带百姓渡江,只要散布谣言,称他将瘟疫带入荆襄,便可成功掩盖新野之事。在荆襄百姓眼中,瘟疫之祸将归咎于刘备。

届时,刘备即便想要辩解,也将无从开口。

此计当真阴险狡诈,不仅成功嫁祸于刘备,更将其困于荆襄之外,难以脱身。谋士们心中不禁感叹,这司马白小子,莫非从提出抛尸之计起,便已谋划好此招?真是步步为营,算计得如此精妙。

刘备得罪此等人物,莫非前世造了孽?就连曹操也面露惊愕之色,望着司马白。回过神来后,他赞道:“此计甚妙!既嫁祸于人,又断其后路,实乃一举两得。司马先生真乃大才!”

司马白微微一笑,谦逊道:“丞相过奖。此计不过是对诸葛亮‘借刀杀人’之计的回应。在下行事,向来秉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原则。”

众人见司马白笑容诡异,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而曹操却大笑称赞:“好个‘涌泉相报’!”言罢,他转向程昱道:“仲德,此事便交由你负责。”

程昱闻言,心中一凛,忙躬身应诺。他心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行事。然而,他不禁暗自苦笑,心想:为何每次这等棘手之事都落在老夫头上?难道这也在司马白的算计之中?

他偷偷瞥了眼司马白,回想起那句“涌泉相报”,心中愈发感到不安。这司马白年纪轻轻便如此狡猾,日后必成大患。程昱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小心应对,以免落入其圈套。

曹操则已站起身来,目光落在地图上的荆州区域。他深知此事关乎大局,必须谨慎处理。于是,他下达命令,要求程昱全力以赴,务必确保计策成功实施。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而司马白则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冷笑一声,讥讽地说道:“刘备啊刘备,你居然使出了类似张良计过墙梯的计策,真是别有一番趣味。”

“至于谁将更胜一筹,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随后,曹操与众臣商议完后续事宜,唯独留下了荀攸,挥手示意其他文武大臣退下。

此刻,帐内仅有曹操、荀攸以及曹操的贴身大将许褚三人。

沉默了好一阵,曹操目光投向帐外,若有所思地说道:“公达啊……”

“倘若有这般人物,他使计狠辣至极,其谋略之毒足以颠覆一国。”

“然而,他的计谋却又屡次奏效,令对手措手不及。”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