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谋足以三分天下,卧龙之名源自那玄妙的八阵图。”
“赤壁的风云依旧在,魏武的遗憾是未能吞并东吴。”
“千古以来,兴亡之事何其多?看那长江之水,滚滚东流,无尽无休。”
“论及天下英雄,又有谁能与之争锋?唯曹刘二人而已,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情此景,他忍不住吟咏起这些诗句。
虽然这些诗句是他结合前世记忆与现世感悟所创,与这个时代的诗词风格有所不同。
但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让人听来觉得意味深长。
恰好此时,贾诩走进了营帐。听完司马白的吟咏,他觉得这诗意气势磅礴,却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什么孔明三分国?魏武失吞吴?
难道是在暗示丞相此次南征将会失利?
再琢磨那后面一句,更是满脸疑惑。
江东孙权与曹丞相的实力相差悬殊,等曹丞相拿下荆州,必然顺势灭了江东。
而刘备如今已是困兽犹斗,又怎能与那两位相提并论?
贾诩看着司马白,越发觉得他这个人深不可测。
于是半开玩笑地说道:“仁达此诗,似乎藏着不少深意啊。”
司马白闻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向贾诩笑道:“文和真是细心,不过只是几句随兴之诗罢了。”
“我身为军中祭酒,自然是要尽心尽力辅佐丞相。”
“又怎会设下圈套害他呢?”
“更何况,丞相若败,对我又有何益处?”
贾诩闻言,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但他心中却对司马白更加警惕了几分,这年轻人的心思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日后闲暇之时,勿再创作那些偏离正道的诗作。”
“倘若此事为丞相所知,恐怕你的性命难保。”
面对老者那番劝诫之语,司马白只是淡然一笑,挥手道:
“文和寻我,莫非只为调侃我这悠闲之人?”
贾诩闻言,亦是带着笑意回应:“如今你我皆无所忙,你整日悠游自在,我亦无所事事。”
“趁着这空闲之时,我们何不手谈一局,以棋会友?”
言罢,他取出一副精致的棋具,在司马白眼前晃了晃。
司马白见状,不禁莞尔。
他心知,这老者前来,绝非仅仅为了对弈这般简单。
然而他依然不以为意地说道:
“既然文和有此雅兴,那便奉陪一局。”
两人随即分坐于桌案两侧,摆好棋盘,一人执白子,一人执黑子,在纵横交错的棋盘上展开了对弈。
贾诩望着对面神态悠然自得的司马白,下完一子后,轻咳几声,突然问道:
“此次出征新野,你如何看待?”
如今的曹军大营,随着曹丞相下令明日拔营,气氛愈发紧张。
虽然拿下新野后,荆州似乎已近在眼前,但贾诩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在整个曹营中,唯一能与他商讨此事的便是司马白。
在贾诩看来,自己虽已算得上是狡猾多端,但论及诡计与洞悉天下局势,司马白明显更胜一筹。
因此,贾诩带着解惑之心,前来找司马白商议。
原本全神贯注于棋局的司马白,听到贾诩的提问,眉头微微一挑,看着他说道:
“我能有何看法?又不是我亲自领兵出征。”
“战局如何自有将领们操持,我无需多虑。”
听到司马白这番话,贾诩不禁有些气结。
然而,他皱眉思索了片刻,又开口说道:
“丞相对你颇为看重,若那诸葛亮果真具备经世之才,夏侯妙才此战岂非凶多吉少?”
当世之中,沽名钓誉之辈不胜枚举。
在司马白到来之前,贾诩也与众人一样,认为所谓的卧龙凤雏不过是虚名罢了。
然而,连狡猾如司马白这样的鬼谋之士都对诸葛孔明如此看重,那岂不是说夏侯渊很有可能会栽在这位年轻人手里?
想到这里,贾诩疑惑地看向司马白。
司马白看着贾诩那张充满疑惑的脸庞,笑了笑。
这些北方的名士们,终究还是不了解诸葛亮的真正分量啊!
要知道,此人可是自家那位二哥的一生之敌。
若非诸葛亮英年早逝,天下究竟鹿死谁手还真难说。
司马白沉思片刻,面色平静地对贾诩说道:
“此次出征新野,胜算颇大。然而,战局如何演变,还需看各方如何应对。”
“当前双方兵力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