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闻言,谦逊地回应:“主公过誉了,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但话锋一转,他低声对刘备道:
“我军虽暂时击退曹军,但仍有隐忧存在。”
“那随行的十几万百姓,若随我军渡江,一路颠沛流离,伤亡恐难避免,若再引发疫疾,我军或将遭受重大损失。”
“而且,曹操此次受挫,必定愤怒难平,定会再派精锐追击。”
“我军如今带着百姓,行军速度大受影响,一旦被曹军精锐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
说到这里,诸葛亮话语一顿,似乎想要建议刘备放弃这些百姓,以免拖累大军。
刘备听后,长叹一声,面露忧色地说:
“先生的意思,我已然明了。但这些百姓因我而遭此大难,我又岂能弃之不顾?”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成就大事,必以人为本。”
“如今百姓随我南逃,我岂可忍心将他们抛下?”
“此事,先生不必再提。若苍天不佑大汉,我刘备即便身死,亦无怨无悔。”
诸葛亮听后,默然不语。他深知,这些百姓之所以跟随刘备,皆是因他之前的宣传,让百姓误以为留下会遭曹操屠戮。
然而,事实上,曹操即便占领新野,亦不会滥杀无辜。百姓自愿相随,既能让刘备赢得仁德爱民之美名,又能坚壁清野,使曹操难以得到新野的支持。
此举既能收拢荆州士族之心,又能加深荆州上下对曹操的仇恨。在刘备看来,这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诸葛亮暗自叹息,知刘备心意已决,便道:
“主公仁德之心,必将感动荆州士民。”
刘备望着夕阳渐渐落下,摆了摆手:
“时不我待,我们得加快步伐,争取在夜幕降临前多行一程。”
于是,他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希望能尽快摆脱曹军的追击。
而在曹营的中军大帐内,捷报已至。
曹操得知新野已入其手,心中大为满意。他志得意满,准备继续追击刘备,一举拿下荆州。
然而,他并不知晓,前方的道路仍漫长且险阻重重,而刘备及其大军,正带着那十几万百姓,艰难地向南逃去。
荆州门户新野已为我军所得,荆襄九郡的征服,岂非触手可及?
夜色悄然降临,曹军大帐内,烤羊烹猪的香气四溢。
曹丞相盛情邀请众多文武官员,共享这出征前的盛宴,意在庆祝新野之胜,同时彰显自己礼贤下士之风范。
主座之上,曹丞相食欲大增,右侧文臣们亦是欢声笑语,军中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甚至有人即兴赋诗,为这盛宴增色不少。
然而,左侧的于禁、徐晃、张辽等武将,望着眼前美酒佳肴,却觉索然无味。
一想到夏侯渊此战风光无限,他们心中便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曹丞相虽兴致高昂,但众将亦不敢显露不悦。
只得举杯共饮,勉强附和,表现出对军中大胜的欣喜。
正当曹丞相品尝一块肥美鹿肉之时,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紧急军情!”
曹丞相闻言,脸上露出期待之色,道:
“莫非是妙才有捷报传来?关羽已斩,或是刘备已擒?
果然行动迅速,不愧为我帐下猛将!”
“速速报来!”
曹丞相话音一落,众武将纷纷低头,心中酸意更浓。
那通报军情的士卒见丞相如此期待,脸上却露出尴尬之色。
面对丞相的目光,他竟一时语塞,满头大汗。
曹丞相见士卒如此模样,心中顿觉不对。
“嗯?军情紧急,为何吞吞吐吐?”
在丞相的催促下,士卒终于咬牙道:
“禀丞相!夏侯渊将军追击关羽途中遇伏,损失惨重。”
“夏侯将军亦被关羽、赵云重伤。”
“现正率残部撤回大营。”
虽士卒所言避重就轻,但帐中文武百官皆震惊不已。
曹丞相的笑容瞬间凝固,整个人呆立当场。
原本喜悦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
随后,营帐内气氛骤然紧张。
于禁、徐晃、张辽等武将纷纷抬头,目光直射那通报军情的士卒。
得知此消息,他们心中的酸意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
??犹如暖阳瞬间融雪,情绪在刹那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心头困惑却如浓雾不散,令人不明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