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纷纷一阵议论。
“这几个是干什么的?”
“看着也不怎么样吗?怎么会跟着天子一起过来?”
“你看清楚天子了吗?长的甚是威严啊!”
……
就在众位将士纷纷小声窃窃私语的时候,只见开阳门内又走出来一群穿着赤色官服的一众公卿大臣。
走在最前面的自然就是当朝三公,太尉杨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张喜。
尚书仆射钟繇,杨修,种辑,丁冲……等一批百官自然紧随其后。
一眼看到眼前的场景,别人还好说,那三个老家伙却是眼含热泪,百感交集。
没想到回到雒阳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天子就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精兵了。
看来复兴汉室有望了!
……
“朕乃大汉天子刘协!”
随着小天子刘协的声音传来,场面一下子变的安静了起来。
此时,现场除了飘飘洒洒的小雪,再没有一丝别的声响。
刘协的声音可以很清晰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朕乃天命之子,大汉国佐,千年不息!”
这个年代的政权那是必须要神话自己的。
想要搞大事,那就必须来个受命于天,天命之子什么的。
刘协自然不会免俗。
“天子万年!”
“天子万年!”
“天子万年!”
……
底下的将士们在各自中层的军官的带领下,纷纷都振臂高呼了起来。
一万将士齐声的高呼声震破云霄,伴随着清冷寂静的落雪,传向了很远很远,仿佛想要告诉天下,这片土地依然姓刘。
听到这些将士们的高呼,刘协此时的心里也是充满了万丈豪气。
不过,他在这大冷的天里把大家伙召集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高喊口号的。
只见他猛的举起右臂,底下的将士们看到天子的动作,都一起收了声。
“朕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主要是有几件事要宣布。”
刘协也不废话,此刻对着一万将士朗声说道。
“其一,此次重修雒阳的时候,朕将修建一座忠烈祠。凡是为国牺牲者,皆供奉于此。以后每年的寒食节,朕将亲率百官前往祭祀。汉朝不灭,香火不断。”
“其二,朕将欲修建学堂,延请名师。凡是朕之将士子女,皆可入学,成绩不论,不得勒令退学。”
小天子刘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众将士激动的哭喊声。
此时下方站的都是些什么人?
答曰,最底层的人。
白波贼,锦帆贼,边地汉子和土匪。
一个个连个良家子都算不上。
在汉朝就是想要从军,那也必须是良家子。
当然如果是羽林军和虎贲军等这种特殊部队,那要求可就更高了,那是必须要拼家世的。
若没有这些年的大乱,底下的这一万人恐怕连想要从军的资格都没有。
而此时他们不仅成为了天子的直属军队,而且陛下还亲口宣布将建立忠烈祠和学堂。
这是什么?
这就是死亡和新生啊!
对于生活在战乱时代的底层将士而言,他们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死亡,而是像臭鱼烂虾一样死在无人知道的阴沟里,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都没人在意他们来没来过这个世界。
中国人骨子里是非常重视香火的。
为何都喜欢男孩,还不是为了在自己死后有人能将自己送入祖坟,逢年过节都时候有人给上两柱香。
然而,对于子孙不孝,或是没有后代的人来说。
忠烈祠一出,纵然自己真的没有后代,可如果进入了忠烈祠,那就永远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香火。
光是这个也就算了,更吸引人的居然是可以让他们这些祖上八辈子都目不识丁的泥腿子的孩子也去读书识字。
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个简直是致命的。
要知道,东汉的知识大都被世家都垄断了。
寒门想要读书识字都要求爷爷告奶奶的,就更不要提这些泥腿子了,那是想也不要想的事。
可若你的后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又如何能跨越你的阶级呢?
只能世世代代永远为了一口吃的挣扎。
向上通道彻底堵死,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东汉王朝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拥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历史经验,刘协怎么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呢?
如今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