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诸葛亮决意隐居,永不出山 (2/2)

是刘备北伐之良机。

然……

刘备道:“那白衣少年说,曹操一日不死,颍川士族很难掀起太大的浪花。”

指着天下有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另外一个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诸葛亮第一次听到意识形态,顿时眼眸一亮,追问刘备,“何为意识形态?”

时下底层可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没读过禹分九州,没有国家概念。

换句话说,荆州人死不死,关我益州人屁事?

天下是肉食之人的天下,我连口饭都吃不上,我管你天不天下。

而肉食者大多自私狭隘,向来只顾自己家族利益。

如果可以趁机发一笔国难财,世家甚至会主动推动国家走向灭亡,而且历来如此。

荆州在前线抗击曹操,益州人得出粮,出人。

益州人肯定不愿意。

我过的好好的,干嘛要为你荆州人勒紧裤腰带?

上下不同心,一盘散沙,怎么跟曹操斗?

好比南宋时期的南、北士族。

岳飞北伐,是拿南方士族的钱去收服北方士族的地。

北方士族的地在金国人手里不用交税,岳飞收回之后,要给宋朝交重税。

如此一来,南北士族达成一致,必须整死岳飞。

往近了说,孙权征合肥就是很好的例子。

征合肥的是江东派,江东派出工不出力,跑合肥打个卡就回家睡大觉。

合肥,那是淮泗派人的老家。

真要是把合肥拿下来,淮泗派的势力肯定日益壮大,到头来还不得骑他们江东派头上拉屎。

如此一来,江东派怎么可能为了淮泗派玩命打合肥。

所以说,刘备就算拿下益州,也别想指着益州给荆州做奶妈,源源不断的输送资源。

不从中作梗就不错了。

后世人读了书,整个民族有了意识形态就不一样了。

外敌入侵,北方沦陷,南方毁了家也要支援前线。

听到这,诸葛亮含笑点头,“今日方知意识形态为何物,亮心甚慰!”

“那少年,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天纵之才!亮,深感敬佩!”

“亮,不如他!”

【垂钓诸天】:诸葛亮感慨万分,获得10个钓点!

不过诸葛亮脸色并未颓丧,反而心驰神往。

“将军可否告知那少年仙居何处,姓甚名谁?”如果可以,诸葛亮恨不能现在就去登门造访,与张狂促膝而谈!

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能与张狂这样的奇人异事秉烛夜谈,肯定能涨不少姿势。

“呃这……”

刘备苦笑一声,他还真不知道张狂姓名,只知其住处。

不只是诸葛亮想马上见到张狂,刘备此刻也恨不能生出双翼,立刻飞往张家庄去。

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

刘备一拜至地,恳求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赶忙将刘备扶起,旋即自嘲的一笑,“不瞒将军,方才亮已决意拜将军为主,鞠躬尽瘁为将军效死命,然……亮才疏学浅,不及那白衣少年万一。”

“我若出山,非但不能成为将军的助力,反易害了将军前程。”

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三分天下,再徐图中原。

如今,刘备寻访到一个才能十倍于自己的奇人,诸葛亮以为,只要那人出山,刘备肯定将张狂的谋划策略放在第一位。

既然如此,那他诸葛亮留在刘备身边也没有意义。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其志向明确,要么隐居,要出山就必须进入权利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的三分天下的策略。

“将军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刘备心情复杂,带着关张二人依依不舍离开茅庐。

目送着刘关张兄弟三人远去,诸葛亮视线上移,仰望绵延不绝的群山之上,其目光似跨越了山川河流,看到了远处老樟树下河边垂钓的白衣少年。

“不知阁下有何惊天动地之策,亮,拭目以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5章 诸葛亮决意隐居,永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