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那句话是什么? (1/1)

他从信件摞抽出一封,字迹刚劲有力,写信人坚定决心。他说:“这是南阳铁匠张世荣的信。他说,听说您在徐州为佃农减租,深受感动,从此暗中研究新式农具。他这么做,为有朝一日为您效力,为改善百姓生活出力。”

许明又轻轻抽出一封信件,信件在手中似有千斤重。他缓缓展开:“这是蜀中大商人王齐的亲笔信。王齐在蜀地商界声名远扬,富甲一方,产业遍布蜀地,从繁华城镇到偏远乡村都有生意。”许明目光在信纸上移动,感受信中情感:“他在信中说,得知您在新野赈灾亲自下田,内心触动。那场景,像黑暗中曙光,照亮他的心。他深知,乱世中,主公能放下身段与百姓劳作,为百姓生计不辞辛劳,难能可贵。于是,他立刻变卖一半家产,在各地设义仓。义仓像希望灯塔,百姓遇困境时,提供坚实依靠。”

一封封信件,如打开通往不同故事的大门,背后都有动人故事。关羽,威震四方的猛将,听得热血沸腾,眼神闪烁激动光芒,像被故事点燃心中火焰;张飞,大大咧咧的他,听得全神贯注,时不时握紧拳头,像随时准备为正义而战;徐庶,智谋超群的谋士,频频点头,眼中透露对故事蕴含力量的深刻理解。他们明白,这些暗中支持的力量,如深埋地下的宝藏,或许比强大军队更重要,是改变天下局势的关键。

“叮!情节铺垫完美,建议继续推进主线。”系统提示音在许明脑海响起。

“玄德公,您知道这些人为何信服您吗?”许明目光如炬,似能穿透刘备内心:“因为他们在您身上,看到真正的‘仁者’。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空谈仁义的‘仁’,而是实实在在,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愿为百姓福祉付出一切的‘仁’。这种‘仁’,像春雨,润物无声,滋润百姓心田。”

刘备听闻,手微微颤抖。多年来,他坚守信念,在乱世艰难前行,四处奔波,为百姓安宁和天下太平付出心血。却没想到,默默付出如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传为佳话。

“这三年,”许明声音诚恳,与刘备掏心掏肺对话:“我不断收到这样的信件。寄信人身份各异,有纵横商场、心系苍生的商贾,有远离尘世、胸怀大志的隐士,还有铭记您仁义之举的普通百姓。但他们信中都说同一句话……”

院中寂静,时间凝固,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许明下文。这一刻,时间仿佛变慢,充满期待与紧张。

一个改变历史的时刻即将来临。

“那句话是什么?”张飞按捺不住急切,大声问道。他的声音打破寂静,如洪钟在院中回荡。

许明嘴角微扬,露出欣慰笑容,缓缓道:“他们都说——‘若天下有主,必是刘玄德。’”

此话一出,院中气氛一肃。沉稳的关羽,也不自觉捋捋长须,眼中精光闪动,既有对刘备的敬佩,也有对未来局势的展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