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张飞跟着许明下了马车。萧姓男子留下看守车辆,其余三人信步走向码头。
许明刻意放慢脚步,与周围形色匆匆的路人形成对比。
“你看那边。”许明用眼神示意远处一艘正在靠岸的大船,“那艘船是从江陵开来的,每月这个时候都会到。船上除了货物,还会捎带一些信件和消息。”
张飞瞥了一眼那艘大船,压低声音问道:“关大哥要接的人就在这船上?”
许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主公,请看那边的茶棚。”
刘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一个灰色道袍的年轻人正独自坐在茶棚里。那人相貌平常,举止沉稳,与周围的船工商贩格格不入。此时他正端着茶碗,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过码头上的每一个角落。
“我这就过去?”刘备问道。
“且慢。”许明伸手拦住他,“先等等看。”
话音刚落,忽见那年轻道人放下茶碗,起身走向新靠岸的大船。他在船边站定,似乎在等什么人。没过多久,从船舱里走出一个身材瘦小的老者,手里抱着个布包。
许明看着这一幕,轻声道:“现在可以了。主公您且去茶棚等着,那道人一会便会回来。”
刘备依言往茶棚走去。张飞本想跟上,却被许明拉住:“二将军且随我去那边。等会若是有人跟踪主公,也好及时发现。”
片刻之后,那灰袍道人果然回到茶棚,重新坐下。这一次,他的手中多了一个布包,与方才那老者手中的布包一般无二。道人重新要了壶茶,一边慢慢饮着,一边像是在等什么人。
刘备走到他对面坐下,还未开口,就听那道人轻声说道:“这洛阳城中,也不知何时才能纸贵?”
刘备一听这句暗号,便知这正是许明所说之人。他不动声色地坐下,轻声回道:“论起纸贵,莫过当年《典论》。”
道人闻言抬头看了刘备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恢复如常。他端起茶碗,动作自然地往刘备这边倾了倾身子:“阁下果然博闻。只是这《典论》,也不过是曹氏一家之言。”
刘备心中一动。这道人看似在谈论典籍,话中却暗含机锋。他正要说话,对方却用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慢慢放下茶碗。
“我观阁下气度不凡,想必也爱读些杂书野史。”道人不紧不慢地说道,“不知可听说过百年前的商家往事?”
刘备会意,将莲花令牌缓缓推到桌上,用茶碗挡住外人视线。道人的目光在令牌上停留片刻,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果然如此。阁下稍候,待我将这茶喝完。”
茶棚外,许明和张飞躲在一堆货物后面观察四周。许明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茶棚周围,忽然,他神色微变:“有人来了。”
张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两个身着寻常商贾服饰的男子,正漫不经心地向茶棚走去。这两人举止看似随意,实则处处透着警觉。
“是乐进的人?”张飞压低声音问道。
“不是。”许明摇头,“看他们的步伐,应该是官府培养的密探。看来,城北那边的动静已经惊动了他们。”
茶棚内,道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他将茶碗移到一边,露出令牌的一角:“此物,暂且由阁下保管。待到明日午时,可去城东的积善堂走一趟。”
刘备不动声色地将令牌收回,轻声问道:“到时如何相认?”
“自有人引路。”道人站起身来,“告辞。”说完,他拿起桌上的布包,从茶棚另一侧离开。他的脚步看似平常,实则暗合五行八卦之势,转眼就消失在码头的人流中。
人声喧嚣中,刘备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主公,我们该走了。”不知何时,许明已经来到他身边。
“那两个密探......”刘备下意识地要回头。
“无妨。”许明轻声道,“关将军已经在盯着他们了。”
几人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街市上人来人往,许明却故意放慢脚步,与周围的匆忙行人形成反差。走了约莫一刻钟,许明才开口道:“那布包里,应该是江陵送来的密信。”
“江陵?”刘备略一思索,“莫非与荆州有关?”
许明摇摇头:“不止如此。主公可还记得方才那道人说的话?他提到《典论》,又说是曹氏一家之言。这暗示了一件事......”
话未说完,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官兵正在检查过往行人。许明眼疾手快,拉着刘备和张飞拐进路边一家布庄。
“怎么回事?”张飞压低声音问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