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择。
“再而,当我选择了与孙坚合作,太阿立即又看出孙坚心中对我的芥蒂与敌意,促使我最后选择了此最优之策。
“可笑西凉军一场反埋伏,把孙坚打得元气大伤;
“而太阿一场反埋伏,又把西凉军打得功败垂成。
“可悲西凉军一把大火,彻底断送了孙坚反击的可能;
“而太阿一把大火,又彻底击溃了西凉军战心,令我豪夺汜水不费吹灰之力。
“不世之功垂于我手,令我得以一扫平生之郁郁!
“董卓倾覆天下,倒行逆施,注定了是要留恶名青史上,遗臭万年的。
“而汜水关这一战,也注定会在后世史册上,留下一笔。
“我曹孟德,全赖太阿之智谋忠告,得以名垂千古,彪炳史策。
“何其快哉!
“何其幸哉!”
曹操转过身来,任涕泗横流,握住了陈玄双手,摇头动情道:
“古之宰执将相获大才于世俗,皆以【周公得吕望,汉王得张良】比之。
“我得陈太阿,其有异于斯乎?!
“冀太阿助我,勿弃我去也!”
曹操洋洋洒洒一番自白,到此刻终于结束了。
曹操显然在等待着陈玄的回应。
陈玄知道,到他表演的时刻了。
论演技,他不差的。
早就在曹操说到一半的时候,他便已挤出了两行热泪,显得自己也有感于斯。
不然多不合时宜。
陈玄俯身还礼,久久不起。
“玄今日方知主公之志,感极至深。
“为玄者,又岂无志者乎?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史策!
“此亦玄之志也。
“恨哉玄一介寒门,三尺微命,有志报国,无路请缨。
“主公言,无人对主公正眼以待。
“玄又何尝不是如此?
“天下以孝廉取士,有三百年矣。
“玄生而失怙(父死),三岁丧持(母死),十岁祖殁,其后孑然一身,至于成立,不知孝谁敬谁。
“廉者,更本就是郡中家世二千石高门子弟轮番举之,又岂轮得到我这寒门单士?
“若非岳丈将我举荐给主公,若非主公信重于我。
“玄之智谋筹画,纵有千言万语,也不过是空费口舌。
“昔者,豫让先事中行氏,智伯杀中行氏,让则改事智伯。
“及智伯为赵襄子所杀,让为之报仇,漆身吞炭,三刺不成,赵襄子责之:何不为中行氏报仇杀智伯,而独为智伯杀我?
“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其后求襄子之衣,斩衣三跃,毅然伏剑自绝。
“是故有言,‘士为知己者死’。
“主公待我,不可不谓国士,
“主公待我,不可不谓知己。
“玄不胜欢欣鼓舞,大慰平生。
“然而同样被引为知己,为玄者却不愿效仿豫让。
“豫让本籍籍无名之士,亦无扶危救乱之能,故只能奋其勇力,漆身吞炭毁其音容,三刺于赵襄子。
“玄自知无漆身吞炭行刺之勇力,却自认尚有几分智能。
“故为玄者,
“不欲效豫让默默无闻,泯然众人之中,
“亦不欲效豫让捐躯殒命于智伯既死之后。
“竭尽智谋,为主公排忧解难,销忧患于未形之时,挽大厦于将倾之际,此玄之所欲也。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青史传名,流芳百世,超然独处于世俗之上,亦玄之所欲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主公雄韬伟略,注定是扶摇而非微风,酝酿着席卷天下,翻地覆地的伟力!
“便让玄这蕃篱之鷃,借着主公这阵万里长风,扶摇直上,得以一如鹏鸟翱翔乎九天之上,得以一窥鹏鸟眼中的万象森罗!
“玄必不失主公之望,奋玄之智能,为主公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
陈玄表演结束。
曹操并非表演。
陈玄却要趁现在这大好时机演上一演。
自古以来,哪个君王喜欢无欲无求的臣子?
世上岂真有无欲无求之臣子?
王剪为秦王伐六国途中,五次求秦王赐钱宅以自污。
萧何封侯后为自保,欺压百姓横行兴乡里。
陈玄现在做的,就是借着曹操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