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对曹操,对孙坚的判断,并非是他的盲目自信。
系统特性【虚实】的加持,让他的脑子转得飞快,极大地增强了他推演预测敌人虚实、弱点、行动的能力。
尤其今日与孙坚同处一室,让系统赋予他的能力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他的脑子转得前所未有的快。
曹操、孙坚,还有帐中诸将的眼神,语气,甚至还有众人的微表情,皆被陈玄尽收眼底,并加以分析。
综合孙坚的举止神态,综合从各类书中对孙坚的认知,综合当前局势,综合他观察到的孙坚对曹操的态度和判断。
分析出来的结论:孙坚本质上看不起曹操,孙坚绝对要反过来利用曹操,让曹操与董卓两败俱伤,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极强的,毋庸置疑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个结论绝不会出错。
如果说上次献策之时,他的把握是九成,那今天则是无限接近于十成。
这种对判断的绝对的信心,绝不是没有系统加持的他能有的。
甚至说,绝不是一个【人】能拥有的。
这也让陈玄对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系统赋予他的分析能力并不足以让他算无遗策,决胜千里之外。
想要百分百推演出正确的答案,拿出万全的计策,必须要得到足够的,有效的信息。
如果没有系统,也不过脑子仔细分析的话,仅凭感觉而论。
那今日孙坚帐中豪迈慷慨的表现,极容易让人信服。
毕竟,连曹操这么敏感多疑的人,也被孙坚骗过去了。
陈玄道:“主公没有选择上策,坐观成败收渔翁之利。
“是因为主公觉得自己与孙文台一样,有同样的英雄之气,同样的都以国家为重。
“加上孙坚今日举止实在具有迷惑性,便更加让主公觉得与其是一类人。
“所以推己及人,主公便觉得孙坚也会与主公一样,不会做出利己而损人的抉择。
“可孙文台何尝不是推己及人呢?
“卑劣之人心底会觉得,天下人与自己没什么不同,都是同样的卑劣。
“他们从心底里不相信世上有利他之人,不相信同赢之事。
“孙坚不算卑劣,但也绝非英雄。”
曹操神色有些讶异。
近来听陈玄分析事物,他已经完全叹服于陈玄的超乎常人的,近乎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事物正反两面的关系,某两件或多件事物之间的矛盾,事物矛盾间的所谓“辩证统一”的关系,尤其还有对人心的琢磨。
凡此种种,陈玄都分析得合乎道理,细致入微,逻辑紧密,丝丝入扣。
可直到方才当陈玄分析到他身上的时候。
他才第一次真正从心底察觉,这是多么可怖的能力!
陈玄甚至挖掘到了他心底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想法。
【自己是因为“推己及人”,所以才没有发觉孙坚有什么端倪】
如今想来,确实如此。
可陈玄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
又或者说,人性皆是如此?
如果陈玄不是在自己身边,而是在董卓身边,那将是何等恐怖的敌人……
曹操收了收心神,而后感叹道:
“太阿如此说,倒让我有些汗颜。
“我何尝不是卑劣利己之人,又如何会没有私心呢。
“只不过大义当前,私心便没有公心重要了。”
众人对曹操的坦诚有些意外,一个个不敢开口说话。
曹操没有在意众人,目光飘忽,似乎是在看山下那有些骚乱的孙坚军大营。
“若孙文台真如太阿所言,要置我们于险地,我们又当如何是好呢?
“太阿三策,我取了中策,与孙坚合作。
“下策是,若孙坚不愿合作,等孙坚与董卓两败俱伤之时再伏击董卓。
“而现在则是孙坚愿意合作,可事实上却并不愿合作,反而想致我于危地。”
陈玄想了想,拱手作揖,恳色道:
“玄不知主公现在是否还要保全孙坚的部曲。”
曹操愣了半晌,最后再次长叹一气。
“我如此诚心与孙坚合作,他却未必真如我这般诚心,反应可能要置我于险地。
“看来真的如太阿之言。
“乱世,已经来了,人心不古啊。
“罢了。
“只要能除贼,只要能阻止董卓迁都,只要能迎回天子。
“那么孙坚是死是活,其他诸侯是进是退,我都顾不得太多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