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绍救驾功成,是什么?
曹操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他心里原本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那就是讨灭国贼,顺便为自己,为家族挣上几份功名。
而且,他说到底在这场讨董之战中,是作为袁绍的附庸而存在的。
他与袁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袁绍功成后会如何。
然而,现在陈玄如此明显的提示下,由不得他不多想一想。
“太阿意思是说……
“袁本初,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曹操眼睛微眯看向陈玄,心中有些悚然。
戏志才闻言也恍然大悟,瞪大了眼睛看向了陈玄。
陈玄嗯了一声点点头,道:
“主公说的不错。
“袁绍一旦救驾功成,
“便将是功盖天下的不赏之功!
“主公与袁绍关系非同寻常,一时间没想到很正常。
“但在其他诸侯眼里,袁绍一旦救驾功成,夺了这不赏之功。
“则极有可能发展为第二个董卓。”
众谋士顿时面面相觑,震惊地看着陈玄。
【袁绍想当第二个董卓】
这对于熟知三国历史的陈玄来说,对任何熟知三国历史的人,是没有丝毫悬念的。
但对于此时的曹操来说,他或许能想到这一层面。
但是他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更愿意相信自己对袁绍的印象。
又或者说,纵使曹操想到了这一点,却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袁绍会守住自己的底线。
就如同荀彧之于要称公的曹操。
现在,陈玄要做的,就是点醒曹操。
“而今天子幼弱,又无依无靠。
“到时候,这天下还能靠谁主政?
“是不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届时,袁本初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董卓?
“所以我说,这天下没有人能让诸侯听从志才兄的讨董之策。
“因为眼下,诸侯们最需要的。
“不是如何诛灭董卓的计策。
“而是,如何不让袁绍诛灭董卓的计策。
“毕竟。
“只要天下继续乱下去,只要汉室继续衰颓下去。
“他们就可以继续招兵买马,光明正大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有了兵,敢问天下有什么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敢不听从于他们?
“袁绍四世三公又如何?
“如果没有绝对的武力和真正的财富。
“即使是四世三公,五世三公。
“即使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
“见到了他们,也要退避三舍,不敢托大。
“如果不是董卓挟持了天子,又暴虐无道。
“十八路诸侯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和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在同一个大帐中置酒高会?
“当割据一方的诸侯,可远比当忠臣能得到利益要大太多太多了。
“不管诸位信,或者不信。
“煌煌大汉,再也回不去了。
“乱世,已经来了。
“乱世,就在当下。
陈玄的语气中正、平和,似乎在诉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然而听在在座的众人耳中,
却有如惊雷乍响,击溃了他们对大汉的最后一丝幻想。
“这……”
曹操口中呐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颓然坐回席上。
半晌过去,曹操才缓过劲来,看向了陈玄。
“太阿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地。
“确如伯喈所言,是个可造之材。”
其他人,包括戏志才在内,没有人对此言表示异议。
即使陈玄所言只是推测,是一家之言,未必会成真。
但就这番推论而言,在座的谋士们都知道,陈玄对人心的揣摩,对大局的判断,已经超过他们太多了。
短短的几句话,便概括了整个大汉纷乱的时局,分析了诸侯晦涩难明的人心。
不是在座的人目光短浅。
而是全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只要把董卓打败了,马上就会天下太平了。
起码,会回到之前那个大汉,
甚至,比之前的大汉还要好。
毕竟,刘宏已经死了。
宦官们也已经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