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马无数,而能流传千古的却寥寥无几.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霸王项羽,踏雪乌骓.
这些都是流传千古的名马.
万中挑一的宝马,或许不能让一个三流武将摇身一变,变成一流武将.
但却可以让一流武将,发挥出超一流的战力.
曹操数次死里逃生,赵云单骑救主,如果没有一匹好马,早就噶了。
这也是为什么武将都喜爱名马。
关键的时候,可以救命。
而秦皇七骏,是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收集全国上下宝马良驹,精心挑选出来的七匹千古名马.
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凫。
这七匹宝马,随便挑出一个都能并列天下名马前十,毫不逊色于乌稚和赤兔.
乌骓和赤兔之所以名传千古,不过是有个好主人而已。
秦皇七骏,又以神凫为最.
纵观千古名马,至少可以排在前三。
刘弘徒步来到后院,将这七匹名马全都放于后院马厩之中.
七匹名马姿态各异,但却都高大健壮、刚健有力、精神抖擞.
踏步之间,铁蹄铮铮,桀骜不驯.
就算是普通人都能看出这些马的神骏不凡.
和这几匹马相比,旁边那几匹勉强算得上是良驹的宝马,不管是个头还是气势都弱了不止一筹.
甚至连靠近都不敢靠近,全都蜷缩在马厩角落里,慌乱的踏步.
秦皇七骏鹊巢鸠占,霸道的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吃着最好的饲料.
至于那些普通的马匹,只能委屈的吃些边角料.
这些名马,不能光放在马厩里圈养啊.
刘弘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
驯服的马儿才能圈养在马厩里.
但这种名马,只有放养,才能养成他们的野性.
不过,这些马倒是上好的种马.
趁着黄巾之乱还未爆发,多找几匹血统优良的良驹和这七匹名马配种.
说不定能培养出一支完全由名马组成的骑兵.
说起骑兵
刘弘掏出一块材质黑色,似金似玉的兵符。
兵符之上,铭刻着一只黑色的雄鹰。
春秋时代,诸国乱战,百家争鸣,豪杰辈出。
在这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中,诸国之中,曾诞生了许多强大的将领和兵种。
其中,最强大的四个兵种,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和秦锐士。
齐国技击,单体最强,齐国民风彪悍,多是游侠豪杰。
齐国君王笼络大批游侠,组成了这支如同雇佣兵一般的军队,每一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游侠,单体厮杀诸国之内无人可敌。
赵国边骑,胡服骑射,是诸国之中,第一个骑射兵种。
在那个没有马镫的时代,过于沉重的装甲反而成了累赘。
赵国君王,舍弃了笨重的盔甲,取而代之是轻薄的胡服,以弯刀长弓对敌,以强大的机动性,让诸国损失惨重。
魏国武卒,重甲无敌。
这是由吴起训练而成的强大兵种,是那个时代的步战士兵中,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魏武卒的选拔制度严苛。
需要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放在任何年代的军队之中,这种身体素质都堪称苛刻。
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
在吴起的带领下,甚至曾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军,号称当世最强。
可惜,培养出一个魏武卒,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而且,为了激励国人之斗志,魏国国君对武卒的待遇堪称优厚,一旦成为武卒,就能得到百亩良田、房产,还会免除一家的赋税。
这些待遇,哪怕对魏国来说,也负担巨大。
所以,哪怕是以当时魏国的国力,都只能勉强供养五万魏武卒。
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装备精良,死伤之后难以补足。
种种缺陷,让这个强大的兵种,随着魏国国力的衰落,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相比起前三者,真正算得上天下无双的,还要属大秦的铁鹰锐士。
想要成为铁鹰锐士,不仅要剑术超凡,步马皆精,精通战阵,对体能的要求更是堪称苛刻。
在魏武卒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增添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约在八十余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