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旱多灾,治下百姓的收成定会减少。”
“县衙之内,可以给百姓借粮,来年归还即可。”
“所有钱粮调度,直接从本官的私库之中调用。”
刘弘淡淡说道。
虽然说是从县衙调度,但谁都知道是他刘弘自掏腰包救济百姓。
区区一县之地,数万百姓,以他积攒下来的家底,足够用了。
但是,黄巾之乱爆发前,天灾人祸不断。
他的这点家底,又能救活多少人?
就是趁着战乱未至,多收购一些粮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说的简单啊。”
刘弘一脸的头疼。
要是粮食的产量这么好解决,他也不用这么头疼了。
他倒是知道曲辕犁,但问题是这玩意儿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是造出来了。
“要是有红薯就好了。”
刘弘心里忍不住想到。
东汉末年,民间的作物多以粟米为主,平均亩产三石左右。
汉朝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三石就是三百六十斤。
不过,汉朝的一亩地比他穿越之前稍小。
如果以他穿越前的数据计算,一亩地的粟米产量只有二百六十斤左右。
但是,如果种植红薯就不一样了。
红薯的产量巨大,随随便便亩产两千公斤以上。
如果精心照料,甚至可以达到两千五百公斤到三千公斤以上的收成。
产量相当于普通粟米的二十多倍。
最重要的是,红薯耐旱,而且对生长环境适应性极强。
轻易就能成活。
如果能大规模种植红薯,粮食的问题就基本上不用担心,就算真遇到了旱灾也能保证收成。
虽然红薯吃多了会营养不良,不能当做主食。
但遇到灾害之年,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谁还有心情挑挑拣拣。
所以,他要是真能搞出来红薯,救活的百姓何止百万。
多少平民百姓会把他当成神农一样供着。
什么立生祠,香火供奉。
那都是最基本的事情。
就算是大汉皇帝,也得对他恭恭敬敬。
稍有不敬就会被名士清流在背后戳脊梁骨,史书之上遗臭万年。
这玩意儿已经不是免死金牌这么简单。
就算他指着天子的鼻子骂,皇帝都得好声好气的安抚他别气坏了身子。
想杀他?
先把这世上的清流名士,还有悍不畏死的游侠豪杰杀光了再说。
真要是皇帝想杀他,多少人会打着无道暴君的名号,刺杀皇帝。
汉朝,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套腐儒的把戏。
这个时代,风骨重于性命。
杀一个名士,都会被万人唾骂,被士族不齿。
杀一个活圣人?
怎么敢的?
“要是能搞到红薯,就真成圣人了。”
刘弘摇了摇头,可惜,红薯的产地可不在大汉境内。
就算他派人去找,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搞到的东西。
除非他儿子刘备称帝,举国之力还差不多。
“多子多福,还是得从系统这边下手啊。”
刘弘摩挲着下巴,眼神闪烁。
他发妻早亡,身边只有两个贴身侍女,平时用来缓解寂寞。
也不知道是这两个侍女体质特殊,还是他命中注定只有一个子嗣。
这么多年毫无防备措施,也没见这两个侍女肚子有什么变化。
“还得纳个妾啊。”
刘弘小声嘀咕道。
他这可不是为了一己私欲。
虽然他老刘家能力强。
平时和一两个侍女嬉闹半夜就和休息一样,第二天依然精力饱满。
但这一次,他还真是为了家国大义才纳妾的。
“本官要纳一房妾室,这涿县境内和附近县郡,可有适龄少女、小妇人?”
刘弘揉了揉额头,随口向着旁边的县丞问道。
涿县两三万人口,就算千里挑一也能挑出几个能入眼的美妇人。
他现在虽然是为国献身,但可不打算委屈了自己。
“大人想要纳妾?这倒也简单。”
旁边的县丞摩挲着下巴上的小胡子,目露沉思之色。
这位县令大人,丧妻十数年,膝下只诞有一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