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名正言顺!(第十更,求数据) (1/2)

距离李傕的到来过去了八天。

伴随着张扬推行屯田制,和增加当兵后的各种福利后。

张扬的兵力来到了两万多,系统任务的目标也就完成了。

野王县,县府内。

张扬、张辽一众将领齐聚一堂,正在商讨这两万多兵力划分的事儿。

“现在我们的兄弟人数已经破两万了。”张扬缓缓开口道:“也是时候给你们各自增加些人手了。”

“好啊!主公。”穆顺在第一时间附和道:“多给我们加些人手,除了屯田,也能多为百姓们做点事。”

闻言,众人也都打起了精神。

分兵可不是件小事。

要知道,掌握兵力的多少代表着官职的大小。

…………………………

汉末郡太守之下武将官职:

基层军官及对应兵力:

伍长:五人为一伍,设伍长。

什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都伯:管理约百人左右。

百人将:统兵百人。

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所统兵力在百人到千人不等,通常为一部曲的首领,根据具体情况兵力有所差异。

中高级军官及对应兵力:

别部司马(军司马):通常统领千人左右,有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所增减,是一部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都尉(骑都尉):一般统领数千人,内郡太守手下的都尉所领铁铠迹射军通常为千人左右,边郡都尉管理的兵力相对较多,可达2000人左右,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屯垦军和骑兵。

…………………………

在讨董的时候,张扬手下就只有穆顺、杨丑、眭固三人可用。

加上当时他有一万出头的人马,所以就都给了三人‘都尉’的官职,麾下各领二千人。分走了六千人,后面他又设立了亲卫,把军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伴随着战场厮杀,兵力也减少了些许,导致张扬也就没有再多想这些。

而现在,兵力突破了两万,自然也就得思考这些了。

如今张扬的眼前也就五个人。

分别是穆顺、杨丑、眭固、张辽、赵风。

至于他可以组建的兵种,也只有五个,分别是:重步兵、轻步兵、轻骑兵、重骑兵、弓弩兵。

张扬微微眯起双眸,扫视着一众将领,心中已有盘算,开口道:“诸位,如今局势愈发复杂,咱们这两万兵力需得合理调配,方能应对各方挑战。”

他看向张辽,眼中满是赏识:“文远,你武艺高强、智谋过人,且作战经验丰富,我拨给你三千精锐。”

“其中两千重步兵,组成坚不可摧的方阵,作为冲锋的主力,一千弓弩兵列于其后,为冲锋的将士提供火力掩护。你为我军的先锋大将。”

张辽霍然起身,抱拳行礼,声如洪钟:“主公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定完成先锋之任,遇敌必先,攻敌必克!”

“穆顺、杨丑、眭固三位将军。”张扬的目光转向他们,“过往你们随我征战,忠心耿耿。”

“如今,穆顺,你领两千轻步兵,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优先编入你部,负责城西山林区域的防御与侦察,那里地势复杂,敌军将极易暗中渗透,你需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敌军踪迹,及时来报。”

“杨丑,你率一千五百轻骑兵,机动性强,负责在城北一带游弋。若是出战,你带兵在一方策应张辽先锋部队,若先锋遇阻,即刻驰援,另一方面紧盯李傕那三千铁骑的动向,以防他们背后突袭。”

“眭固,你掌控一千重骑兵,这可是咱们的王牌力量,平日悉心操练,蓄势待发,待战事胶着之时,寻敌军破绽,雷霆出击,一举冲破敌军防线。”

三人齐声应诺,领命归座。

最后,张扬看向赵风:“赵风,你带剩下的兵力,以两千轻步兵为主,辅以五百弓弩兵,镇守城南。”

“城南靠近百姓聚居区,务必保障百姓安全,同时维持城内秩序,谨防奸细混入,为咱们的大后方筑牢防线。”

赵风连忙起身,神色坚定:“遵命,主公!”

安排妥当,张扬站起身来,神色庄重地环顾众人:“诸位将军,如今咱们身负河内百姓的期盼,又有名分加持,更当团结一心。”

“这两万多兄弟的身家性命,全系于我等之手。望大家各司其职,莫要辜负这大好局面。”

五人再次齐声应诺。

让五人退下去后,张扬看向了桌上的地图。

只见上面在野王县外画了一个圈,圈内标注了‘李傕军’。

而此刻。

李傕军营中。

董卓的将令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