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奇正战术!精工连弩!一部五千人?(第二更,求数据) (1/2)

趁着常林去忙碌,张扬看了剩下的系统奖励详细介绍。

奇正战术:宿主掌握了这一精妙绝伦的战术体系,深知奇正相生、循环无端之理。在实战中,可灵活运用常规战术(正)与出奇制胜的谋略(奇),交替变换,让敌军摸不着头脑。

常规作战时,军队纪律严明,攻防有序,以堂堂之阵稳步推进;关键时刻,却能派出奇兵,从敌军意想不到的方向、时机发起突袭,或穿插迂回,或直击要害,瞬间打破战场僵局,改写战局走向,成为战场上无往不胜的战术大师。

精工连弩制造法:这是一份超越当下工艺水准的详尽制造图,其上细致描绘了连弩的每一个部件,从坚韧精铁铸就的弩身,到精巧复杂的扳机机关,无一遗漏。

不仅如此,还附注了特殊的淬火、打磨等工艺技巧,依照此法打造出的连弩,一次装填可连发十矢,弩箭威力巨大,射程远超普通弓弩。

在战场上,无论是守城御敌,密集的箭雨可让攻城敌军寸步难行;还是野外冲锋,强大的火力压制能为己方军队开辟道路,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利器。

可以说前面得到的奖励是提升张扬的个人能力。

而这战术和精工连弩制造法。

则是提升了张扬势力的综合实力。

只要他手下将领掌握了奇正战术,少说也都是一个将军了。

再加上他这精工连弩的制造法,只要能顺利发展下去。

直接无敌!!!

在当前这个时代,连弩就等于战场上的“神器”。

寻常弓弩,虽也能在一定距离内发挥杀伤作用,可装填速度慢,一轮箭矢射出后,往往会给敌军留出喘息与冲锋的间隙。

但这精工连弩全然不同,一次装填便可如骤雨般连发十矢,那密密麻麻的箭阵,仿佛是死神张开的巨网,能瞬间覆盖一大片区域。

试问这样的情况下,各路诸侯又有谁能抵挡?

想到这,张扬觉得精工连弩这事必须把握在自己手里。

他现在手下并没有可用之人了。

张辽在负责修缮城墙一事。

穆顺在搭建瞭望塔。

杨丑在督办兵器库扩充。

眭固回来后在亲近百姓,为百姓做事。

赵风则是练兵。

常林处理政务。

李傕在城外驻守,等待讨伐白波军的日子。

“那还是先增加人手吧。”

最后,张扬决定继续征兵。

根据野王县人口征收人头税的统计,这个地方上的人有着十六万余人,这还没有算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到这里的人。

经过张扬的估算,能在征兵范围内的人,大概有四万之众。虽说如今野王县局势渐稳,百姓们对他这位太守兼将军也算拥戴,可真要一次性征调过多兵力,恐会影响民生,引发百姓的抵触情绪。

思量再三,张扬决定先征召五千新兵,既充实军力,又不至于让地方负担过重。

征兵令一下,野王县城门口、集市等热闹处便张贴满了告示。告示写明了征兵的条件:年龄在十五至四十之间,身体强健、无残疾隐疾者优先;入伍后,军饷待遇从优,家中还可获一定的赋税减免,若有战功,另有厚赏。这优厚的条件,引得不少青壮心动不已。

一时间,报名处人头攒动。负责征兵的将士们忙得不可开交,仔细甄别着每一位报名者,量身高、测体力、查户籍,各项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扬也没闲着,他深知新兵入伍,若无精良装备与严格训练,不过是乌合之众。于是,他一边督促工匠们加快精工连弩的打造进度,一边亲自前往训练场,准备将奇正战术融入新兵的训练教程之中。

数日后,五千新兵顺利征召入伍,齐聚校场。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面庞,张扬心中满是期许。他高声训话,讲述着保家卫国的大义,描绘着未来跟随他建功立业后的荣耀,新兵们听得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紧接着,便是紧张的训练。张扬将新兵们分成若干小队,每队皆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伍长,负责日常训练与纪律监督。训练伊始,先从最基础的体能、队列练起,每日晨曦微露,新兵们便在操场上跑步、扎马步、练习长枪刺杀,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待新兵们的基本功稍有扎实,张扬便开始传授奇正战术。

他亲自示范,讲解如何在常规作战中保持紧密阵型,相互配合,抵御敌军冲击;又演示奇兵如何利用地形、夜色等条件,隐蔽接近敌军,发动突然袭击。新兵们起初听得懵懵懂懂,但在一次次模拟演练中,逐渐领悟了其中精髓,战术运用愈发娴熟。

与此同时,工匠们那边也传来喜讯,第一批精工连弩已打造完成,数量足有五百之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