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则百二秦关一朝易主,非丧于楚汉,但毁于权奸而已。”
“西凉董贼:尝自称忠良之臣,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黄巾之时,兵败河北,贿赂阉宦,得免其罪。后获先帝器重,拜凉州刺史,加前将军,封鳌乡侯。然不思报恩,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尝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
“方以卓为诸侯,辄承资跋扈,肆行凶忒。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於徐方,彷徨东裔,蹈据无所。自群凶犯驾,天子势弱,卓行废立之举。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
“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十月间,鸩杀少帝,剖剐伍孚,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十来天以后,一篇讨伐董卓的檄文,从陈留发出,传遍了整个大汉。
曹操和张邈一起,相约天下诸侯,大家一起在酸枣会盟,共同进攻董卓。
俗话说得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时候的大汉江山,余威犹存,董卓的做法,已经触及了底线,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
现在有了曹操借天子密诏的带头,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至于说曹操口中的天子密诏真假一事,除了董卓之外,不会有人去在意,哪怕是假的,大家都会把他当作是真的。
于是,在收到曹操的邀约以后,共计有十八路诸侯响应了曹操的号召。
第一路就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路乃是冀州牧韩馥。
第三路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是身为汉室宗亲的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是来自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自然就是曹操的好友,收留了曹操的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路是日后将太守位置让给曹操的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路是同为四世三公出身的旁系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乃是儒门圣人孔子的嫡系后人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路,就是打得异族不敢冒头,大名鼎鼎的白马将军北平太守公孙瓒,同时也是李煜这个时期最为佩服的几个人之一。
第十三路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四路,就是孙十万他老爹,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五路,还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长子,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六路,自然就是曹操自己。
第十七路,大魔导师,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西凉太守马腾。
剩下的第十八路,徐州刺史陶谦。
这十八路诸侯,有的起兵几万,有的起兵几千,在收到曹操的邀请以后,就带着兵马出发了。
反倒是汉室宗亲出身的荆州刘表,还有益州刘焉两人选择了作壁上观,让天下人对两人失望不已。
·················
洛阳皇都,丞相府。
在听说十八诸侯将要于酸枣会盟讨伐自己的时候,董卓气得将自己平日里最喜爱的花瓶都给砸了。
“都是一群乱臣贼子,野心勃勃之辈,说得好听,什么为了大汉江山,别以为我董卓不知道你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就在董卓暴怒不已的时候,李儒来了。
看到满地的花瓶碎片,李儒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岳父保重身体,不要气坏了身体。”
看到是李儒,董卓才稍微缓和了下来。
“文忧,你来得正好,十八路诸侯相约酸枣会盟,要讨伐我董卓,真是好大的手笔啊,文忧以为,我军现在该如何做。”
“岳父大人,关东联军虽然听起来声势浩大,不过,洛阳有着汜水关和虎牢关两座雄关作为门户。”
“只要汜水关和虎牢关还握在我们手中,关东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