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向往的生活 (1/2)

兖州大乱,流民盗贼遍地,头疼的是官府、豪强士绅和来往客商,

那是因为官府无法有效治理(收税),

士绅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吵架灭族,

客商别说是遇到梁山黄巾军,就算是一般的流寇,都够受的了,

但是,这些对于三者身份兼具的张家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我们兄弟的实力足够强大!!

算上藏匿的家奴,已经掌控了将近50万的人口红利!!

要知道,就在黄巾之乱爆发前的太平巅峰时期,整个兖州注册人口数量也不过是400万而已,

所以,说是整个兖州世家的执牛耳者并不为过,

不然的话,张邈是哪来儿的资本仗义疏财,还和袁绍、曹操这种级别的权贵富二代成为好基友的?

原时空更是颠覆曹操,迎接吕布入住兖州的胜负手~~

不光人口基数大,掌握的摆放在明面上的武装力量就有3万。

庄客?说出去好听一些而已。

四五十个要塞堡垒,更是将大大小小的财富保护的严严实实,就算有盗贼前来打野,也搞不到什么好东西,

实战来看,梁山黄巾贼这股势力虽然滚雪球一般发展迅速,但主要是靠着劫掠乡野民间,缺乏攻坚能力,

李源虽然强的变态,但是只要俺们不出去和你单挑,有本事你攻城啊?

我张氏庄园,四五十个堡垒,看你能打到什么时候才能全部解锁~~

所以,对于隔壁忽然来了一个名声、实力开始超越张角的劲敌,张邈兄弟并不感到担忧。

这几个月下来,也就是擦边而已,不会伤及根本。

放下心来,张邈也就把老家交给还未出仕的弟弟搭理,自己在朝堂筑牢根基,准备再熬几年资历回地方当官。

那么,张超为什么看兖州一片糜烂会很开心呢?

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兖州刺史乔瑁表现的越垃圾,朝堂之上的非议之声就会越大,两三年后,就该退位让贤了。

大哥张邈,是呼声最高的人选,

不能在家乡做官?

呵呵,不好意思,乱世,当用非常之法。

其二,兖州各地被霍霍的太惨了,底层民众为了自保,不愿意背井离乡的话,都选择依附于强大的地方豪强,

放眼兖州,除了张家,还有谁有这个资格站出来力挽狂澜呢?

这也是最近一个月人口红利迅速增加的关键因素:借了梁山黄巾军的东风,接收难民,暴赚一笔。

其三,社会秩序被打乱后,传统商路不通,看上去对商业贸易,对政府税收影响极大,

但是,对于张家来说,恰恰相反,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武力搞走私贸易!!

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生活物资快消品,价格至少暴增五倍,有的,已经涨到了十倍之多~~

不允许贩卖私盐?

不好意思,现在盗贼太多,运输成本太高,要加价,

加价之后……自然会有不法商贩夹带私货,官府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因为……夹带私货最多的,就是他张家。

总之,因为大搞各种走私贸易,将外地物资倒腾进来,将本地的稀缺物资转运出去,

张家这段时间的收益,足足增长了六倍之多!!

张超,甚至希望……这种情况可以永久的持续下去。

要不要……派人和梁山联系一下,适当的给他们一些“保护费”,换来对自己走私贸易的庇护呢?

这样做,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换来更多的走私贸易啊~~

虽然有些无耻,而且,私下里和黄巾军做生意,大哥肯定不同意,

但是,这梁山黄巾军和朝廷,和顶级世家多有嫌隙,

可咱们是张家啊,兖州的地头蛇,没必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曹操他们深度捆绑吧?

哎,如果大哥不是家主的话……

张超,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念头吓了一跳。

“二公子,二公子~~~”

这个时候,老管家,一溜小跑的进来了,看看屋里只有张超一人,这才换了口风:“家主~~”

家主,这是张超最喜欢的称呼,

老管家太了解他了,所以,没人的时候就这么陪领导玩。

“何事惊慌?”

张超心中暗爽一番后,问道。

“庄园外有数百流民前来投靠~~”

“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过是数百流民而已,哪天没有这等场面?等等,怎么直接奔这里来了,不应该在最外围的庄园接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