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再怎么从底层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再怎么有远大理想,
官场的潜规则也是明白:不能吃独食,
或者说,正因为从底层崛起,心怀理想,所以,才要拼命的融合进世家的圈子。
没办法,不融合进来,就会被排挤被针对,
看看隔壁耿直男孩刘备就知道了,光是打着一个汉室宗亲的招牌有什么用?
老子还自称是孙武的后人呢,
这些旧账没有人认啊,
所以,只能给学长公孙瓒打下手。
你以为公孙瓒能异军突起,靠的就全是个人能力?
也对,搞定了太守千金,大把资源到手,这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呢。
所以,想的很通透的孙坚,在远洋捕捞的同时,也是很注重上下打点,
特别是在陈留太守夏侯惇的地盘上搞事情,更是要把这一份礼物做的大一些,
不仅是夏侯惇,就连夏侯惇背后的曹操,也都意思带到了。
如此一来,夏侯惇不睁一眼闭一眼,还能怎么样呢?
要知道,朝廷……现在是没有闲钱砸在军费支出上镇压黄巾起义的,
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给地方豪强放权摆平张角,
此番围剿兖州“乱党”,为何要来一个全盘换血和从外地调动平叛军团?
本地官员办事不利只是借口而已,
派驻的太守,还知道搞一搞平衡,但是,平叛军团全是外省“精英”!!
其实就是各种暗示:军费自筹,怎么搞定,自己想办法。
如果圈不到“天使投资人”,这个“自筹”其实不言自明了。
这也是其他军团嘴上响应,但实际动作很慢的原因:
就算是要抢,也要先把第一轮资金筹措到位好吧?
四五万人的大军团远征,特别是从并州开拔的吕布,都是很不容易的,
顺便,也是想观望一下,再找别人当炮灰,验一验梁山黄巾军的成色。
于是,成本最低(只有两万人规模),头最铁,立功最心切的孙坚,成了出头鸟。
他哪里想得到,这个角色和功劳,其实根本就没人和自己抢……
然而,运气不错,虽然没有猜透领导的意思(如果事情搞大了不好收拾,就是领导退出来的替罪羔羊),但是,因为首选的“办案地点”是陈留,陈留太守夏侯惇不是本地人,没那么多心理负担,
所以,你给我多少,我都敢一一笑纳。
有了夏侯惇的“默许”(其实是装傻),再加上手下这些兵痞开了荤,
撕开了口子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手段越来越惨烈,胃口越来越大,
杀良冒功的事件,几乎每一天都在层出不穷的上演,
在这个过程中,孙坚甚至有一些忘记了初心,恍惚间觉得自己真的是在斩杀黄巾叛逆!!
这些乱民,这些奸商,正是他们暗中和黄巾贼配合,才会让梁山派系短时间做大做强,
所以,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干掉他们,实属正常,如此操作也算是断了梁山贼的根基~~
骗人嘛,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都给骗了。
如此安慰,如此逻辑自洽,才能消弭掉那仅存的一丝良知。
于是,越抢越嗨的孙坚,索性将黄盖、程普、韩当和祖茂全都撒网出去,一路横推,
“工资”……日结~~
“此间乐,不思长沙也~~~”
这,成了孙坚的口头禅,
将10岁的孙策、3岁的孙权、1岁的孙翊、老婆吴氏腹中还未降生的孩儿完全抛诸脑后。
………………
………………
………………
“奇怪,祖茂怎么还没回来~~”
看看申时已经快过了,约定日结计算收益的最后时间到来,祖茂分队还没有回归的迹象,
已经点算完毕其他三队收益的孙坚,有些纳闷。
“哈哈,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买卖,抢起来收不住手了吧~~”
已经完全被土匪之气笼罩的韩当哈哈大笑:“一开始还和公覆一样,深以为耻,现在呢,不也是乐在其中了?生逢乱世,就不要又当又立那一套~~”
“义公慎言,”虽然这几日也是吃的脑满肠肥,但程普的智商和情商还是在线的:“主公是要成就大业的,眼下这些做法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外也是宣称的剿灭黄巾,不可造次~~”
意思很明显,这些黑历史,以后都是潜在的定时炸弹,自己人,一定要管住嘴啊~~
对此,韩当撇撇嘴,不以为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