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刘协:我对于朝廷的作用,恐怕就剩盖章子了 (1/2)

和周瑜心中的那份焦急截然不同。

许昌城中。

此刻却陷入了一片争论之中。

皇宫深处。

刘协面无血色,端坐在龙椅上。

宛若提线木偶似的,仿佛随便吹来一阵劲风,便能将其轻松放倒。

在刘协身旁,伏完、董承、吉平三人,正拜伏于地,脸上似乎还挂着几道泪痕。

“陛下,您来许昌也有半年之久了,这曹孟德虽然表面恭敬。”

“可实际上,您完全被拘于深宫之中,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这都是老臣们的过错呀!”

董承率先开口说道。

话音刚落,便“砰砰砰”地连续磕了三个响头,刘协刚想阻拦,董承却已磕完。

看着董承额头上的血迹,刘协心中感到无比悲痛。

倒也不是心疼董承,而是有感而发,对于自身的处境,感到无能为力。

自从投靠曹操以来,正如董承说的这样。

朝中大事小事,和他刘协之间实际上都没啥关系。

唯一用得着刘协的地方,便是用他的皇帝印章,在曹操审核完毕的文书上盖个章子。

这样的生活,刘协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刚来许昌的时候,刘协心里还曾幻想着。

想着曹操乃是汉室忠臣,很快就会还政于他。

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大半年了,曹操非但没有任何想要还政的想法,反倒给刘协送来了三个女儿。

以曹操的身份,三个女儿嫁过来,总不能品级很小吧?

刘协无奈,只好封曹操的三个女儿作为贵妃。

这下好了!

就连后宫之中,都全是曹操的眼线。

其实。

就这样平安无事地过下去,刘协倒也能接受。

反正自打他当上皇帝开始,对于朝廷上下,也就只剩充当吉祥物的作用。

但他能受得了,不代表跟随他一起迁到许昌的这些汉室朝臣也能受得了!

这群汉室朝臣聚集在董承、伏完、吉平三人身旁。

想怂恿刘协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说不准,打倒曹操之后,就能掌控实权了呢?

但刘协也不是傻子!

他都当这么久的傀儡了,难道还能差这几天吗?

曹操势大,刘协却根本没有任何兵权在手,拿啥去和曹操对抗?

因此。

即便董承、伏完等人再怎么怂恿,刘协始终都是充耳不闻,只是让他们静待时机。

曹操年纪也已经不小了,今年已经四十二了。

刘协却只有十六岁。

他坚信,只要熬到曹操挂了以后,就可以轻易而举将大权拿回来!

可排行榜的出现,将刘协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彻底打破!

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将会扛过他身上的大旗,继续把控朝廷!

甚至……将汉室朝廷取而代之。

这并不是不可能之事!

曹操的几个儿子,曹昂、曹丕、曹植、曹彰等人,刘协都有所了解。

长子曹昂已经年过二十,以性情温和、友善待人而著称。

和曹昂交流的时候,刘协还能从其身上感受到一丝对于汉室朝廷的尊敬。

曹丕、曹植、曹彰等人,那可就算了吧。

尤其是曹丕,看向刘协的目光,仿佛像是把他当作一只猎物。

刘协好歹也是从董卓、王允、李傕、郭汜等人的掌控中,撑到现在的人。

察言观色是他这么多年来,辛苦历练出的本事。

直觉告诉他,曹丕这个人非常危险。

排行榜的出现,更让刘协心中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建安是他这个汉室天子的年号。

而黄初,大概率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虽然不知道最后继承曹操位置的人,为何并不是长子曹昂。

但要是曹丕继承曹操基业的话,刘协认为自己的皇帝之位,怕是十之八九难以保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面对董承、伏完、吉平三人的请求,刘协微微点了点头。

若是再不自保,怕是自身迟早要凉于曹丕之手!

刘协心中如此想道。

见到皇帝终于同意行动,董承、伏完、吉平三人,脸上的喜悦之情,再也无法掩盖。

深宫之中传来的密谋声,过了很久方才散去。

……

和刘协这边的情况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