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大雨连下十余日,汉水暴涨,汉水流域发生了恐怖的大洪水。
于禁没有防备之下,最终七军均被洪水淹没。
关羽于是借助大水,制定了水淹七军的计划。
关羽趁机率领水军猛攻,
于禁被迫投降,庞德力战,但还是最后,被俘杀。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
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
陆浑人孙狼等,也是因此杀官起兵,响应关羽,
关羽声势一时可谓是威震华夏。
曹操认为汉献帝在许都,与贼人临近,一度准备迁都,
因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劝谏而停止。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
派使者去见孙权。
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
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
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
“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
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
蜀军惧怕被围,烧营撤走。
徐晃趁机率领大军进据偃城,
两面连营,
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马上派兵西上袭击关羽,
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
曹操采纳董昭意见,故意泄漏信中内容。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的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
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
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
一时间军中士气低落无比。
此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
并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关羽军主力驻扎于,围头,另外一部驻扎于四冢。
徐晃实施声东击西之计,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
关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亲自率步骑五千出营作战。
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
两人隔着遥远对话,
但说平生,不及军事。
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
关羽惊怖,说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徐晃回答说道:“我们两人的交情是交情,但是这乃是国家之事。”
随后两军混战,
关羽被徐晃击败。
当关羽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
他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
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
障碍设施极为严密,
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
但是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时候。
他直接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
并且是杀了降蜀之胡修、傅方。
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军退至汉水以南,蜀军的舟船仍然占据着沔水。
魏军去襄阳的水路,依然是隔绝不通的。
不久,东吴袭击关羽的后方。
关羽得知后,无奈率军南返。
襄阳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此战,对于巩固曹操的南部疆土,稳定后方都起了重大作用,
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
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使曹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樊城、襄阳城危之时,
曹操将名将张辽和诸将皆调回,
准备来援助于,曹仁,
可是张辽等未到的时候,
徐晃已解了二城之围。
曹操称赞,他的功劳可比孙武的破楚入郢之战。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我用兵三十余年,和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
况且樊、襄阳之围一战的艰苦,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
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