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冀州,曹操基本控制北方。
曹操能够成功,少不了刘循的助力。
曹操向汉帝举荐刘循封为平西大将军。
曹操自己也向汉帝索要了个丞相的位置。
袁绍失败后,刘备失去靠山只能投奔刘表,不久后关羽赶往荆州。
江东孙策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地区,然不久后因得罪氏族被人暗伤。
孙策不治身亡,年仅十六七岁的孙权走向幕前。
天下局势愈加难以预料。
官渡之战后,刘循实力得到迅速发展。
回到益州时达到一万五千兵力。
此番出征,刘循感触颇深,益州实力与强大诸侯还有很大差距。
想要逐鹿天下成为一方强者,就必须要彻底改变益州面貌。
所以刚一回到益州,刘循便马不停蹄的行动了起来。
“先生,官渡一战,曹军实力大涨。”
“曹操一统北方,咱们如果止步不前,益州仍危矣。”
刘循刚刚坐下便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挥动着扇子,若有所思,随即说道:
“此次援曹益州出兵五千,所得不小,对士兵也是极大鼓舞。”
“若不是兵力颇受制约,否则我军定能有更大收获。”
“然当务之急还是应该继续整顿军务,招揽人才。”
刘循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操练军队的事情还要劳烦先生了。”
为吸纳人才,刘循随即命人在城中发布告示。
告示一经发出,不少百姓前来围观,想要一探究竟。
当他们发现是招兵买马信息,众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将军北上支援曹操,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被汉帝封为了平西大将军。”
一个中年男子跟旁边的人说道。
“事情我也听说了,将军去的时候只带了五千精兵,回来的时候兵力已经达到一万多了,真给益州长脸。”
旁边一个戴帽子的男人也是说道。
“我正准备去参军,据我所知,将军非常爱惜人才,对于底下的士兵也是极为爱护。”另外一人说道。
“绵竹大营外围满了报名参军的,咱们也赶紧去吧,不然该没机会了。”
议论当中,几个人同时朝着绵竹大营的方向离开。
新野。
刘循招揽人才的消息迅速扩散而来。
“刘将军这次在官渡可是名声大噪。”徐庶听闻之后便跑来寻找水镜先生。
“刘公子言行一致,为保我大汉江山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番出征援曹不仅降服了张郃、颜良,而且火烧乌巢也是一番壮举。”
水镜先生也是称赞说道。
“这次刘将军突然招兵买马,想必是冲着汉中来的。”徐庶放下手中茶碗,转而说道。
司马徽一眼看出徐庶心思,说道:“看来元直这次是真遇明主了。”
之前刘循邀请徐庶出山,他觉得刘循太过年轻,心中没底,所以并未答应。
刘循此番功绩让徐庶刮目相看,便打消了心中疑虑。
“刘将军定能成事。”徐庶肯定说道。
司马徽自从见过刘循之后,便觉刘循必定不凡,今日徐庶都主动低头也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
“刘公子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想来元直前去也必会奉为座上之宾。”
司马徽也愿意凑成这桩美事,随即说道。
此时的绵竹大营被围的水泄不通。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刘循已经招纳了两万新兵。
还有很多名士奔着刘循在官渡之战中出色表现慕名而来。
刘循以礼相待,深得人心。
尤其是徐庶的到来,让刘循倍感意外。
繁忙至今,刘循终于抽闲来到军中大营。
诸葛亮将新兵老兵混合排军布阵,整个练兵场上井然有序。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士兵们进行着八阵图的演练。
所有士兵配合有序,仿佛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在有序地运转。
一时之间,就连刘循都分不出新兵老兵。
可见诸葛亮在练兵上确实有自己的一套。
刘循观察了许久,发现诸葛亮对士兵们的要求非常高。
甚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诸葛亮都要求士兵们做到尽可能完美。
刘循心中不禁感叹,诸葛亮不愧有卧龙之称。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确实让人佩服。
有诸葛亮在,何愁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