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归来一路,刘循与诸葛亮相谈甚欢。
刚到益州,诸葛亮便已在计划如何改变益州现状。
所以前往绵竹途中,诸葛亮一直在刻意观察益州问题。
刘循心中暗喜,
请诸葛亮出山,确实没错。
诸葛亮一路探访,回到绵竹关虽多耗些许时间。
“亮一路走来,多有感触。”
“今徒步益州,发现将士松散,恐难以自保。”
刚刚坐下,诸葛亮就一脸愁容。
“先生但说无妨,可有化解之策。”
刘循深知益州并无外人看上去那般稳定,现在一心只想益州有所改观。
“军队实力不在人数,根本在质。”
“实力强大的军队可以一敌十,但益州缺少这样一支队伍。”
诸葛亮简明扼要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刘循点头继续说道:
“我现在能够控制的兵力就只有绵竹关驻守士兵,恐难以一时改变。”
“如果先生不嫌,我便将绵竹关治军权利交给先生。”
“等到绵竹有所成就再借机与父亲表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循索性便准备将手中兵权全部交给诸葛亮打理。
一来可以表明自己对诸葛亮的重视,二来也能让绵竹的兵力有所提升。
“将军对亮如此信任,亮定效全马之劳。”
诸葛亮身在草庐之时便想要寻得明主,初到绵竹刘循便放心把兵权交给自己,诸葛亮内心感动,更觉刘循便是他追寻的明主。
“先生愿屈身而来,我本内心愧疚,此事不足一二,就恐要劳烦先生了。”
刘循同样起身回道。
诸葛亮来到绵竹的第一件事就放在了练兵上。
练兵场上,几千绵竹守军以整齐方队站立。
诸葛亮登上高台,看着这几乎一眼到头的士兵,诸葛亮却并无失落。
兵虽少,但这却是他为留名千古而迈出的第一步。
“威刑不严,失之过宽!”
诸葛亮虽长耕于田地,但练兵场上仍然不失威严。
“军之中定然有懒散之辈,,但这悠哉的生活以后就没有了!”
“此后开始,赏不遗远,罚不阿近。”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便立即整改军规为自己立威。
底下的士兵全部目光全部看向了诸葛亮,他们根本不知道刘循是从哪请来的这尊活神仙。
诸葛亮深知一个将领对于底下士兵带头作用。
虽然对士兵要求严格,诸葛亮对自己也是同样要求。
“是!”
诸葛亮言辞激昂,无一人敢反驳。
“全军精简将士,番不合规者,全部踢除,永不再用!”
全军将士全部大惊,没等士兵抱怨,诸葛亮随即命令说道:
“一军战斗不能仅凭一枪热血,战术最为重要。”
诸葛亮在隆中之时便以在研究八阵图,今日便有了检验此阵的机会。
这八阵图是诸葛亮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组合,同时吸纳了天文地理为核心的阵法。
八阵十分高妙,可以说为这八阵图诸葛亮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这八阵分别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加上中军大阵一共是九个。
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还有八阵是由六个小阵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机动备用。
阵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实战性,完全不是常人所能破解的。
诸葛亮首次练兵,刘循担心将士不服,还在暗处观望。
此时来看,倒是多余了。
诸葛亮这认真起来,就连刘循都觉严厉。
不过,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以一城守将的眼光看待问题,这点觉悟刘循还是有的。
兵权给到诸葛亮之后,刘循也顺势将中心放在这天下大势当中。
而这些绵竹兵在诸葛亮的训练之下也是进步神速,并没有让人失望。
如此一来,倒也却是轻松了不少。
往后的时间里,刘循也没闲着,毕竟官渡之战已然临近。
……
不出意外,几天之后,果然有士兵来报,称曹军在上庸集结兵力,不知意欲何为。
刘循听说之后果断叫来了诸葛亮。
他知道,官渡之战果然还是出现了。
“先生,这个消息你怎么看。”
刘循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