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曹操的命令,刘循准备退往延津。
怎料袁绍为扭转战局,也在这个时候派文丑发兵延津。
刘循手下的士兵才刚刚参加战斗,士气正是低谷的时候。
结果两军又在延津相遇。
刘循只能被动迎战,此次战斗刘循损失不小。
最重要的是不知为何,官渡一直没有给自己送粮食来。
刘循在延津坚持了三天,三天后曹操才令徐晃带领大军前来支援。
又是一场鏖战,战斗足足打了半个月。
半个月里,官渡过来的粮食肉眼可见的在减少。
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是顶着饥饿作战。
刘循判断,此时的曹军已经没粮了。
好在刘循和徐晃相互配合,这才斩杀了文丑,从延津撤回。
回到官渡,曹操也是这时才知道关羽跑了,连连叹息。
与刘循想的一样,曹军粮草仅够半个月。
许都的粮草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来。
曹操想要退兵,荀彧却让他坚持。
荀彧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曹操要执行哪有那么容易,整个人愁的偏头痛又犯了。
“诸位,有何破敌之道?”曹操询问。
当下处境,身为第一毒士的贾诩都没了办法,营帐里自然无一人言语。
最后还是刘循站了出来,没有废话,直奔主题说道:
“现在袁军驻扎在外,粮草运输是很大问题。”
“晚辈推断袁军粮草或在乌巢。”
只要断其粮草,袁军必退。”
“嗯?”曹操用一脸疑惑的神情望向刘循,说道:“贤侄为何断定会在乌巢而不在别处呢?”
曹操这番话的确是把刘循给问住了。
毕竟刘循可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吧。
没有办法,刘循也只能是胡编乱说了一通。
“现如今,袁军已经横跨黄河,兵临官渡,若是粮草放在黄河以北的话,运输将会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贤侄便猜测,这袁本初很有可能会把粮草全部聚集在黄河以南,乌巢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刘循这番话显然不能够让曹操信服,他摆了摆手说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乌巢距离官渡太近,一旦被我军发现,定然能第一时间毁之,虽然袁绍外强中干,刚愎自用,但还没有蠢到这个地步。”
袁军粮草必在乌巢,这一点刘循还是有把握的。
可没人信,刘循也不能上赶着,便直言道:
“司马大人可以派人去探查一番,有没有一看便知。“
曹操偏头痛又犯了,探查的事被暂时搁置。
一天后。
“我可是贵客,赶紧带我去见你们司马大人!”
一身材矮小之人,站在曹军大营外大喊。
刘循正好路过,一眼便出此人正是许攸。
呦,
证人来了。
刘循笑着走到了营门口。
守城的曹兵见许攸矮小,嘲讽了起来。
“就你也算根葱,赶紧离开这!”
这许攸可是官渡之战的重要人物,要是把他放走了,曹操不得躲在被窝里哭。
大局为重,刘循出手制止了那曹兵,遂言道:“快去禀报司马大人!”
许攸见眼前的年轻人气宇轩昂,眉宇之间颇有神气。
此时刘循又帮了自己,大有好感,随即拱手说道:
“这位将军,在下记住你了。”
曹操听闻许攸来了,偏头痛也不疼了。
光着脚跑出营帐,恭恭敬敬的把许攸接了进去。
“子远前来,乃是天助我也!”曹操大笑。
刚才还狗眼看人低的曹兵,完全不知道许攸这小矮子曹操究竟为何如此重视。
“子远可有计助我破敌?”
曹操为破袁军,直言问道。
许攸为取曹操信任,随即泄露说道:“袁军粮在乌巢,烧其粮则袁军败!”
“袁军粮竟真在乌巢。”曹操大笑。
这许攸和刘循所说竟然一致,曹操对刘循也是更加佩服。
“明公竟已知晓?”
本以为烧粮一事能为自己铺平仕途,没想到曹操竟然已经知道。
许攸嘴角下沉,颇为失落。
曹操命人将刘循叫入营帐,安排说道;
“贤侄,我即派你前去乌巢烧其粮草。”
见曹操已经完全信任自己,刘循也不墨迹,当即带轻骑两千,前往乌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