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曹操的伯乐 (2/3)

r/>但现在,他需要再好好考虑了。

“不知是哪名司马,竟能亲自将於夫罗斩于马下?”

只有鲍信注意到了,陈宫并没有提及是曹操的哪一位司马。

阵前斩将的含金量是极高的。

而且这位可是南匈奴的单于啊!

他和曹操常有书信往来,却也没有听曹操提及此事。

“颍阴刘楚,荀仲慈荀公关门弟子。”

陈宫想了想然后答道。

他并没有说刘楚是什么汉室后裔。

他知道跟这些人说什么才最有说服力。

“什么?”

“仲慈公关门弟子?!”泰山太守应邵惊疑不定。

“我从未听过颍阴有刘姓大族,此人是如何能拜到荀公门下?”山阳太守袁遗是去拜访过荀绲的。

“还是关门弟子?”

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而且据文若兄所言,仲慈公视其为己出,所授与诸子皆同,而文若兄也视其如弟。”

陈宫又是一记重磅炸弹。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纷纷在心底盘算起来。

陈宫今日所言的这一切无不强烈冲击着他们的内心。

不多时,他们的心中便已经有了些许计较。

兖州数得上号的豪强已经尽数被陈宫说服,

身为天下名士的陈宫居然愿意充当曹操的说客,

就连荀彧这个顶级士族,王佐之才与其师弟都投到了曹操的帐下。

那么他们眼下迎曹操这个阉宦之后为兖州刺史,而招致他人耻笑的最大的忧虑,

便暂时可以视而不见了。

曹操又有黄巾贼最为恐惧的战马。

“我代表济北,同意迎奉曹东郡为兖州刺史。”

济北相鲍信第一个开口同意迎曹操入兖州。

“天子先为董贼所持,而后播越西京,致使王命断绝,一年以来,圣训不达。”

“今董贼虽身死族灭,但王允行事荒唐,不日必为董卓残党所害,”

“而天子必复为奸贼所挟,致使王命再次断绝,东归无望。”

“若西京有命传来,随意拔擢一董卓余党为我州刺史、州牧,则我州万民何辜?!”

“是故兖州之事,绝不能操于奸贼之手!”

“当由我兖州各国相郡守自行决断!”

“再者,自天子践祚以来,天下分崩离析,豪杰并起,各据州郡,”

“纵观今之聚大兵者,”

“或以讨董为旗,或以迎天子东归为号,而反行寇暴残民之事者,不可胜数,”

“如公孙瓒、如袁公路、如吕布、如王匡,如桥瑁……”

“袁本初又行悖逆,数遣使北上以刘虞为帝,妄行废立,与董贼何异?!”

“当今之世,尚存济世救民之心,匡扶汉室之念者,惟有曹东郡一人!”

“正如公台所言,曹东郡,乃命世之才也,”

“自讨董及领东郡以来,尊勤天子,攘斥乱贼,”

“安民保境,责重忧深,自公卿至百姓,无不称善!”

“若迎之以牧我州,何愁不能早日攘除奸凶,又何愁不能早日安宁生民!”

“此虽权宜之计,若利于社稷万民,我等擅之可也!”

“待他日功成事立,我等再退伏矫诏之罪,虽死无恨!”

鲍信说罢,举起酒杯,朝在座众人致意后一饮而尽。

他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彻底消除了其余人最后的顾虑。

董卓虽死,但天子仍播越长安,王命断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派个刺史甚至州牧来兖州。

到那时候,他们便无可奈何了,只能听从。

王命衰微,那也是王命,现在汉室还没亡呢。

而如果曹操来牧兖州,那时候曹操抗命不从的话,就是曹操的事了。

陈宫看着鲍信,一侧嘴角以他人看不清的弧度微微上扬。

这番话,本来应该是由他最后来说的。

他没想到鲍信居然会站出来。

二人事先并未有什么沟通。

一切都是心照不宣罢了。

“我代表泰山,同意迎奉曹东郡为兖州刺史!”泰山太守应邵举杯致意。

“我代表山阳,同意迎奉曹东郡为兖州刺史!”山阳太守袁遗举杯致意。

“我代表……”

其他人各自思索一番后,确定没有其他疑虑后,

或真心或假意,陆续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张邈此时作为兖州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