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
东武阳荀府内,荀彧张着双手,在夫人唐琬指挥下转身。
唐琬正在给荀彧量身,准备给他裁一身衣服。
“夫君你说,廷璞已去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
“估计快了吧。”荀彧微笑着柔声道。
“等他回来了,我也给他裁一身衣裳。”唐琬收起量体的麻绳说道。
唐琬是巨宦中常侍唐衡之女。
这是一门荀彧两岁时就定下的婚事。
世称“左回天,唐独坐”之一的巨宦唐衡将女儿指婚嫁给“清流”傅公明,但为傅公明所拒。
在唐衡极度愤怒之时,荀彧的父亲荀绲主动为仅两岁的荀彧说婚。
荀绲也因此遭到了一些“当世清流”的讥讽。
在唐衡死后,许多人都劝说荀绲毁婚,但都被荀绲拒绝了。
直到荀彧娶了唐琬后,这些讥讽之声才慢慢消失。
不只是因为荀彧“王佐之才”的名声,还因为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传为一时佳话。
“你有没有觉得,廷璞与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唐琬说道。
“嗯,确实是不一样了。”
荀彧听言也笑着认同道,
“以前他即使口中感慨,为政者要爱惜民力,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亲力亲为。”
“我们以前不是常常笑他爱财如命吗?”
荀彧看着唐琬笑道,
“你一定不敢相信,他这次居然把曹将军赐给他的黄金钱帛,甚至还有赐给他的女婢全都换成了粮食。”
“你还好意思笑他呢,你不也一样嘛,看看咱们家现在成什么样子了。”
唐琬指着被荀彧变卖得几乎一空的房间笑骂道。
荀彧顺着唐琬所指望去,也笑着摇摇头。
忽然,一名曹操的亲卫出现在荀彧府门,看到荀彧后便一路小跑到他面前。
他还拿来了曹操的印信。
“荀先生,曹将军请您速去官寺集议。”
“哦?”
“好。”
荀彧一边接过印信点点头,一边返身欲回屋取他的进贤冠。
然而刚走了几步,他就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停下身来,面色凝重。
“是何事如此之急?”
“好像是因为济北相遣使来信了。”亲卫答道。
“什么?”
“我们走。”
荀彧闻言不再往屋中走去,直接与来人一同朝官寺急趋而去。
刘楚曾经跟他讲过,四月黄巾春耕结束之时,便是兖州刺史刘岱身死之日。
……
……
……
官寺正堂内,曹操的心腹全部到齐。
“想不到廷璞之言果然成真!”
“如此说来,太史公之言,留侯受黄石公《太公兵法》也是真的了?”
“我以前一直不信这些鬼神之语,之前也一直对廷璞所言半信半疑……”
“如果是真的,不知道以后黄石公还会不会再托梦于他。”
“那按廷璞所言,陈宫是不是就要来迎奉孟德入主兖州了?”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感叹刘楚的料事如神。
“想不到文若兄家中谶纬之学也有如此造诣?”
戏志才转头对荀彧试探道。
毕竟刘楚师承荀绲。
戏志才两月前刚见到刘楚拿出地图时,对刘楚口中黄石公之言是有了两分相信。
虽然此地图上北下南,与当世地图相反,但还是太不可思议了,不像当世之物。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戏志才又觉得黄石公之类的托辞颇有些荒谬。
现在刘楚所言成真,他倒是猜测刘楚是不是谶纬之学的造诣颇深了。
荀彧摇了摇头淡淡道:
“谶纬之学亦非我荀氏显学。”
颍川乃古韩地,法家代表申不害、韩非子等皆生于此地。
所以颍川士族如荀氏、韩氏、钟氏、郭氏、杜氏,全都是以法家为家学传承。
乱世当用重法。
这是曹操选择重用颍川士族的原因之一。
荀家乃荀子后裔,家学也一直都是隆礼重法,霸王道杂之的王霸之术。
对于谶纬之学,他们也是浅尝辄止,极少深究。
所以荀彧也想不通,自己这个弟弟为何能预料得如此精准。
难道真是他识大势,知人心?
可是他以前从未显露出有这样的才能,难道真如他名字一般,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