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在江夏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说惊世骇俗。
一旦江夏军将士能在军营认字识字的消息传扬出去,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别看刘备以仁义示人,可要他放开对百姓的文化教育,怕是也没这胆量的。
只有刘琦这个穿越者,不会对这个时候的世家大族有什么顾忌。
反正有聊天群在手,不管怎么样的,刘琦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现在刘琦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手中的势力提升起来!
“大公子,虽然咱们在军营开展扫盲教育十分低调,可这样的事情根本没办法彻底掩盖!”刘磐有些担心的看着刘琦道,“若是消息泄露,怕是会引起不好的后果!”
刘琦微微一笑,没有急着回答刘磐得问题,而是反问道:“两位将军觉得,军营扫盲所得人才,和外头投奔的人才相比,谁更可信?”
“这个……当然是咱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可信!”刘磐猛然反应过来,这才明白了刘琦如此作为的深意,“大公子所为,对咱们来说确实十分必要!”
旁边的黄忠也反应过来,眼中精光闪烁,连连点头。
他们之前误会了大公子,还以为大公子脑子犯浑。
不想大公子却是深谋远虑,竟然开始培养值得信任的人才了!
……
按照刘琦的吩咐,江夏郡兵除了日常的训练,还有维护太守府所在西陵城秩序之外,分出部分人马由黄忠和刘磐独自率领,在整个江夏地界巡视震慑宵小。
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随着数万县兵和乡兵调出,出现了兵力空虚的江夏各县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治安混乱。
新的县兵和乡兵体系,迟迟都没有建立,使得一些宵小之辈纷纷冒头搞事情。
刘琦倒也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之前一口气将数万县兵和乡兵送给刘备,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
不过这对江夏地方豪强的打击不小,让他们至少损失了过半实力。
随着刘磐和黄忠带兵加大了巡逻力度,江夏郡各地方刚出现的纷乱苗头迅速被扑灭。
刘琦给江夏的地方豪强找了些事情做,比如官府组织修路铺桥,弄出肥皂和白糖之类的小玩意刺激经贸,还有成立公立和私立学堂之类的事情。
这些事情或者对县乡发展有利,或者对家族有利,又或者对某些个人有利。
总之现在江夏地方上纷纷扰扰,好不热闹。
加上地方豪强手头上的人马骤减,对地方的控制出现松动,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纷纷出现,将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吸引过去,没心思和太守府对着干。
刘磐和黄忠率领郡兵巡视地方,显露了强悍的武力,江夏地方一下子变得宁静起来,真的有那么点海清河晏的迹象。
荆州多年无大战,积累的底蕴相当丰厚。
刘琦不是吝啬之辈,也不会将太守府拥有的财富和资源当做底牌,一毛不拔。
不管是修路铺桥还是其他官府主导的工程,一律以工钱雇佣,不搞什么免费劳役。
单单这一项,太守府便尽收江夏郡民心!
也就是时间太短,太守府对地方的掌控力还不够。
不然眼下江夏百姓的生活水平绝对会达到一个叫东汉各地仰望的程度。
于是刘备来到江夏太守府所在的西陵县时,看到的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秩序井然的模样。
好像江夏郡根本没有遭受曹军威胁一般!
田间农人忙碌,路上商旅往来,街上巡逻兵丁不绝。
没有荆州其他地方的惶惶不安,也没有肆虐乡野的游侠儿,给人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
这叫刘备心中五味杂陈!
眼下江夏地界的景象,不正是他一直追求的吗?
纵观刘备的所作所为,他对百姓相当眷顾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限于出身以及能力问题,一直处理不好和地方豪强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当初的平原郡,还是在徐州,他都相当眷顾百姓,也赢得了当地的民心。
可惜和地方世家豪强的关系不睦,最后全都没能站稳脚跟。
刘备没什么理政才能,身边的心腹文士也多是以交际手腕突出为主,没几个理政大能。
直到诸葛亮加盟,才堵上这块短板。
不想刘琦这么个能力平庸之辈,竟然能够将江夏治理得井井有条。
再联想到刘琦成为江夏太守不过区区数月,现在能够搞成这个样子,那就更为难得了!
得到刘备来到江夏郡的消息,刘琦带着几个属官立于太守府正门口等候。
见到刘备一行,当即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