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朝廷派来的人也到了。
刘湛这一次直接站在了皇甫嵩和朱儁二人的中间,刘湛观察了一下面前之人,确实是个太监不假。
那太监似乎知晓刘湛的身份,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就开始宣读圣旨了。
首先就是对皇甫嵩和朱儁二人的安排,因为这一次的功劳都在刘湛身上的缘故,皇甫嵩和朱儁都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被封侯。
而是直接让他们去镇压汝南郡的黄巾军,而原本应该是有陈国的,不过陈国的黄巾军已经提前被解决了所以并未提及。
而后就是对刘湛的封赏,也是这份圣旨之中唯一的封赏。
首先便是封刘湛为五官中郎将,同时还将五官中郎将的地位提升至了左中郎将、北中郎将和右中郎将之上。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刘湛就可以指挥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了,更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坐在主位。
而那太监似乎是有些惧怕刘湛一样,在宣读完了圣旨后便直接带着人离开了。
刘湛见状就明白了,肯定是自己的凶名已经传开了,不然这群太监肯定是会讨要好处后才会离开。
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凶名虽说不太好,但那也是让自己成为了名人,志同道合的人肯定会主动来投的。
“恭喜世子!”
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等人也想相继来道喜。
“哈哈,等到黄巾之乱平定后,几位肯定也能够封候拜将的!”
刘湛还是相信,皇甫嵩和朱儁他们肯定也会得到相应的封赏,只不过来的晚了些罢了。
“借世子吉言了,既然陛下都下旨了,我们明日便会启程了,不过世子现在已经是五官中郎将了,麾下只有这三千人确实是少了点。”
皇甫嵩说完这话后,朱儁也是出言附和了一下,毕竟他们两个人麾下都是至少有两万人的。
这样一对比的话,刘湛麾下的三千人实在是太少了,按照职位高低来说就是扩充十倍也不为过。
刘湛则是摇了摇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有这三千精兵胜过三万大军!”
刘湛可不傻,现在就算是招兵到了三万人在黄巾之乱过后也是要上交朝廷的,倒不如就带着这三千人,最后也都是自己的兵马。
反正大部分都是出身于他们陈国的,自己的这位皇兄也不可能收走的。
朱儁那是一脸的崇拜笑道:“好一句兵不在多而在精啊,世子当真是有将帅之才!”
众人在聊了一会后便各自离开了,第二天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便离开了。
...
刘湛也在当日启程了,他还要继续解决掉颍川郡剩下的黄巾军。
现在波才已经死了,如今的颍川郡最大的黄巾渠帅就是何仪了,而根据刘湛的记忆这何仪麾下还有一员猛将名唤何曼,被称为截天夜叉。
想来应该是实力不会太差的,最次怎么着也得是个二流水准吧,要不然也配不上这等绰号。
一路急行,方向正是何仪所在的位置,何仪在的地方就是颍川和汝南的交界处。
若是跟皇甫嵩、朱儁他们一路倒是也可以,只不过那样一来就可能会少很多积分了,还不如自己一路。
两日后......
“世子,前面那座山应该就是这颍川郡最后一个黄巾渠帅何仪藏身之地了!”
杨业在打探完情报后便带着一队骑兵快速的返回了。
刘湛闻言点了点头,在山上的情况下确实是有些难办,这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是容易吃亏的。
杨业继续说道:“根据周围百姓提供的消息,这何仪经常下山劫掠周边的百姓,所以我们可以等到他们下山时在动手!”
“此计甚好,正好也让将士们好好的休息一番,不过一定要注意隐蔽!”
刘湛觉得杨业的计策很不错,与其主动杀上去倒不如等着他们下山。
哪怕下山的人不是何仪也无所谓,只要可以活捉几个人将这座山的地形搞清楚也可以做出妥善的安排。
为了不暴露,三千兵马直接分开进行休息,当然距离也都不是太远,孟良和焦赞二将也是被安排去了步兵那边,暂时负责统领两队步兵。
刘湛询问道:“杨叔父,你觉得我们需要等多久呢?”
杨业沉思了一会后开口道:“他们上一次下山劫掠是三日前,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明后日定然会下山的!”
刘湛点了点头,这周边百姓也都那么穷了,他们劫掠一次确实是不可能劫掠到太多东西。
所以不想饿肚子的情况下,必然是隔几日便会下山一次,周边的村子不少,倒是能够让他们形成一个闭环,隔几日换一个村子。
“那就等一等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