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蔡琰与青州人物志 (1/2)

【声望值 1】

【声望值 2】

【声望值 5】

【叮!您受到才女蔡琰的称赞,声望值 10000】

……

坐在衙门大堂,听着这悦耳动听的声音,看着蹭蹭蹭上涨的声望值,郝帅心情大好。

郝帅花光声望值憋出的这个“大招”,一碗不太完美的臊子面,

在这个时代已是划时代的美食,

让下密的居民以及流民,几乎没什么抵抗力。

武峥和孙邵在外面忙得脚不沾地,

武峥更是就地提拔手下的士兵,升为伍长、什长、屯长甚至曲侯。

现在城墙上,随处可见一个伍长或者什长,带着手下新入伍的士兵,手持棍棒练习刺杀之术。

大街上不时能看到一队士兵,四下巡逻。

郝帅就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让下密城内迅速安定下来。

但收到这个特殊的提示音,让郝帅也是一愣。

蔡琰,就是蔡文姬,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

按说这个时候,董卓废了少帝立了汉献帝,在朝堂上得罪士人无数,

为了堵人口舌,彰显自己对于对读书人的尊重,董卓启用大文豪蔡邕。

蔡琰此时应该在洛阳或者陈留郡,等着嫁给卫仲道才对。

下密只是一个小县城,蔡琰在洛阳或者陈留绝无可能知道自己,

蔡琰居然称赞自己,

那便只有一个解释,蔡琰现在就在下密城!

得出这个结论,郝帅也是颇感震惊!

一生颠沛流离,在战乱中饱尝别离之苦的一代才女蔡琰蔡文姬,

此时竟然在下密城!

而且蔡琰给的声望值,竟然高达1万,比孙邵的1000还高!

这一万声望值,几乎是相当于两万斤粮食啊!

一个蔡琰,竟比一城百姓给的声望值还要高,看来声望值赚取,还是靠着历史名人最为直接。

这一下子就打开郝帅的思路,也并不着急去找蔡文姬,反正下密此时形同封城,她也出不去。

当下便叫一个衙役,去找武峥和孙邵过来。

不多时,武峥和孙邵便擦着汗水,急匆匆赶来。

“郝大人,您的臊子面之计果然非同凡响,现在已经募兵超过1000了。”

还没进门,武峥和孙邵便汇报喜讯。

武峥更是喜上眉梢,2曲为一部,5部为一营。

管两部军马800人的是军司马,

管营的才是校尉,那是足足2000士兵的建制啊!

现在这个势头,绝对是往一营兵马而去的啊!

一营兵马,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最低级的独立作战单位来使用了。

郝帅笑道:“长绪、武峥务须惊讶,明日早晨切记,用我韭菜盒子之计,必定会招募更多士兵。”

“此番找你们前来,有两件大事相商。”

郝帅行事突然变得果断有效,至少暂时来说,免除了下密城内暴乱的隐患,让孙邵心里钦佩不已,

此时对郝帅也是颇为恭敬:“英俊请说。”

郝帅叹道,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天气渐凉,流民久居街头也非长久之计,我意在下密城内,为流民修建暂居之所,长绪、武峥,你们以为如何?”

孙邵略一沉吟:“眼下下密能为流民提供暂居之所的,也就只有东市和西市了,但东市、西市每年能为县衙提供不少税赋,有些可惜了。”

“大人您之前就是因为这一点,才不许流民进入东市、西市。”

原来流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原因还在“自己”身上啊!

郝帅微微有点尴尬:

“此一时彼一时,眼下流民才是城内最大的隐患,即日张榜,在东市、西市安排暂居之所,孙主薄此事就有劳你了!”

孙邵拱手:“定不辱使命!”

“第二件事,本县决定招纳贤良,为日后征缴黄巾军准备,你们可有合适的人推荐?”

事实上郝帅对这件事本不报太大的希望,

三国时期,青州能拿得出手的谋士和武将,其实也不算少,但大都成名于青州之外。

除了汉室宗亲刘岱、刘繇,

文官比如华歆、郑玄、孙乾、祢衡、管宁、邴原、王烈、国渊等人,

要么去青州之外打拼,要么避世醉心学问,要么避祸辽东。

武将能拿得出手的,比如太史慈、陈宫、臧霸、纪灵、王基、管亥、武安国、宗宝等。

武安国倒也不错,现在在孔融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六章 蔡琰与青州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