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家的桑树砍了。
那么大一棵桑树,早就成为著名景点。
放在二十一世纪。
妥妥的网红打卡地。
刘备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砍桑树,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不少人对此议论纷纷,觉得刘备在外面学傻了,怎么一回家就把家里吃饭的家伙儿给砍了呢?
老娘闻言也不闹。
她是支持刘备的。
一棵树而已。
砍了就砍了。
临近傍晚,刘备挖了一筐的河沙返回。
院子里已经围了好几个人,都是涿郡一些有头脸的人,棺材铺,或者做桌椅生意的,都是想要来买这颗桑树的。
“玄德,哈哈,今天无论如何要把这颗桑树卖给我,我可以出一千钱。”说话的是涿郡一个大户,笑呵呵的比划一个手势。
一千钱?
打发叫花子呢。
刘备摁着要答应的老娘,看向其他两个老板。
他们对视一眼,都是出了几个价格,但都是以钱币为主。
对此,刘备并不打算要钱币。
要知道,汉末的五铢钱贬值的很快,购买力太差。
接下来的乱世里。
钱币更不值钱。
刘备直接说道,“要买树可以,两匹布,三十斤粮食,外加五斤肉。”
这个价钱有点高。
可桑树就一棵。
其中一个老板咬咬牙,答应了刘备的要求,说好了明天就派人送来钱财,并且运走这颗桑树。
“慢走不送了各位。”
刘备在涿郡也算是名人,乐善好交,结识了不少乡里大户,年轻人也愿意追随刘备的脚步。
一棵桑树还不至于强取豪夺。
等送走了三个老板,老娘的眼睛都笑的咪起来,乐的合不拢嘴,笑道,“玄德你说的真没错,砍了桑树这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别的不说。
单是卖树,老刘家就可以小富一笔。
半匹布可以用来做一身像样点的衣服,三十斤粮食能吃一个月,再加上五斤肉,刘备还能解解馋。
刘备看自家老母亲这么高兴,也是大笑,说道,“母亲大人,这才哪里到哪里啊,您就瞧好吧,过几日就给你讨个黄花大闺女回来。”
“真的?”
老母亲眉开眼笑,特别开心。
他觉得之前让刘备出门游学,是一次超级正确的决定。
回来之后。
刘备变得好多,更有主见,也更孝顺。
“明天孩儿想吃顿好的。”刘备笑呵呵的说道,老母亲听到这里自然答应下来,笑着拍拍刘备的肩膀。
眼睛里啊,都要闪着泪花了。
当天晚上。
刘备悄悄的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小小的窑口,按照前世瞥过的一些某音小视频开始烧制玻璃球。
玻璃这种东西在后世满大街都是,根本不值钱。
可要是放在汉末,就算是一小块玻璃边边,都可以卖出天价来。
刘备挖来河沙自然是为了烧制玻璃,“我记得是这样烧的……”
摸索了一个晚上。
刘备试验了好几十次。
脸蛋都给烧黑了,河沙也差不多消耗殆尽。
直到天蒙蒙亮,刘备才算是成功烧制出七颗玻璃珠。
“太好了,总算是烧制成功了。”
刘备用树杈扒拉着窑子里的玻璃珠,虽然杂质还是很多,形状也不规整,但完全够忽悠当地狗大户。
这过程还真的是不容易。
刘备前前后后试验了几十次,根据残存的记忆,才复刻出七颗玻璃珠。
这真的来之不易。
在汉末,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七颗玻璃珠。
珠子比正常的玻璃弹珠大一些。
成色虽然不好看。
但亦是五颜六色。
那里面应该是各种矿物质,但汉末谁会知晓?他们都会觉得这是天生的琉璃,价值连城的宝物。
刘备小心翼翼地把玻璃珠给藏起来,面带笑意,“一颗玻璃珠换一千匹布,再来一千斤应该不过分吧?嘿嘿。”
烧出琉璃珠子,刘备想着怎么出手。
出手给谁,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赚够老婆本。
院子里。
一声鸡鸣,唤醒了有些疲倦的刘备。
老娘也推开房门准备一天的劳作。
刘备见此收起玻璃珠,起身出门帮助老娘干活,无非是一些喂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