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伸手接过,宽厚手掌几乎将诏书完全盖住。他展开诏书,逐字逐句看起来,看着看着,不禁连连点头,脸上绽出满意笑容,大声说道:“好!就该这么写!李儒,你且看看。”
李儒身形瘦削,一袭黑袍裹身,脸上表情阴沉,让人不寒而栗。他缓缓上前,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接过诏书。
只见上面写道:“朕闻,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今洛阳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实非久安之计。朕念及此,决意迁都长安,重修宫殿,以安黎庶。凡朝中大臣,但有献策者,皆可上书,共商国计。”
李儒眼睛微眯,仔细琢磨诏书中每一个字,心中暗叹这份诏书的巧妙。它不但毫无威胁朝臣之意,反而展现出开明姿态,像贤明君主为国家未来谋划。更关键的是,把迁都理由归到安抚百姓上,这招着实高明。
“太师以为如何?”李修远神色平静地看着董卓问道,眼神透着自信,似早料到董卓会对诏书赞不绝口。
“好!”董卓大笑,笑声震得大厅梁柱微微颤动,“传朕旨意,即刻颁布此诏。”他脸上洋溢得意笑容,仿佛已见天下人对他臣服。
李儒虽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诏书写得巧妙。他沉着脸,眼中闪过一丝嫉妒,默默退下。他心中满是怨恨,不明白为何李修远突然得董卓如此信任,而自己却被冷落。
待只剩董卓和李修远两人,董卓突然前倾,目光紧盯着李修远,问道:“你说,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真会被这份诏书说服?”眼神中透着疑惑,对这问题充满好奇。
李修远微微一笑,笑容带些神秘,说道:“太师,重要的不是说服他们,而是让天下人觉得太师仁德。”声音不高,却充满力量,似在向董卓揭示惊天秘密。
“哦?此话怎讲?”董卓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他不明白李修远话中之意,心中满是好奇。
“太师想想,如果那些大臣见了如此宽宏大量的诏书还要反对,在天下人眼中,究竟谁对谁错?”李修远眼神闪烁智慧光芒,看着董卓一字一句说道,似在引董卓走进预设的陷阱。
董卓眼前一亮,似有所悟,说道:“你是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心中对李修远计策赞叹不已。
“不错。”李修远点头,神色坚定,“到时候,就算对付那些大臣,也是顺理成章。”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仿佛已看到反对大臣的悲惨结局。
董卓哈哈大笑,笑声充满对李修远的赞赏,说道:“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你!”眼神中透着敬佩,似已把李修远当成心腹。
离开董卓府邸,李修远径直回住处。他的住处不大,却布置得简洁雅致,书卷气扑面而来。
一进门,果然见蔡琰正焦急等待。蔡琰身着淡蓝色长裙,瀑布般的长发随意披在肩上。她面容绝美,肌肤如雪,双眸似秋水般清澈明亮,此刻却满是焦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