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先生的样子,是不太相信?”
“大人这终究是猜测。”沮授摇了摇头。
“那先抛开灵帝不谈,我们再来说说当今朝廷的局势。”
刘沉自信说道:“昔年黄巾四起,作乱天下,朝廷疲于应对,放权于各路诸侯势力,黄巾不出一年便宣告起义失败,但这也导致各方势力拥兵自重,城镇割据。”
“各地诸侯世族的实力,已经足以威胁到皇权。现如今黄巾再起,还需要诸侯的力量平叛,朝廷不可能在此时削弱诸侯势力,也做不到。”
“如此情形下,即便灵帝不死,大汉也不过是再续几年罢了。到时,天下依然摆脱不了大乱的局面。”
刘沉的话说完,淡定的饮了一口茶。
沮授听后大为震惊,此子竟将局势分析的如此透彻!
润完喉,刘沉放下水杯。
继续说道:“可假若灵帝驾崩,大公子刘辩继位,那些宦官为了稳固权势,定会有所动作。到那时,大将军何进贵为太后兄长、皇帝舅父,将会成为首要目标。”
“何进此人优柔寡断,无勇无谋,奈何手握大权。他若身死,朝廷彻底大乱,到时必引得诸侯进京,汉室将名存实亡。”
“在下这一番猜测,先生以为如何?”
刘沉对着沮授轻轻一叹。
他的话音仿佛带有魔力一般。
沮授听后竟感觉脊背发凉,浑身颤抖起来。
“此人真的只有二十多岁吗?”
这是沮授此时心中在想的一个问题。
小小年纪,思维缜密,而且如此大胆的猜测天下局势。
此人日后定能有一番作为啊!
“大人之才,公与为之惊叹,但大人所说,还需一番考量。”
沮授发自内心的,对刘沉作了一揖。
刘沉见此,不由得无奈一笑。
沮授果然和历史上说的一样,万事求稳,对人心的揣测也是弱项。
这要是换成郭嘉或者诸葛亮,肯定狠狠地点头赞同了。
“不论如何,乱世将至啊!我欲成为那个终结乱世之人,不知先生,可愿助我?”
刘沉面色郑重的对着沮授作揖。
沮授见此,连忙把刘沉扶住,说道:“此次前来相见,便是为了投奔大人,承蒙大人不弃,公与日后定当全力辅佐。”
“沮授,沮公与,拜见主公!”
沮授深深地鞠了一礼。
靠,早知道你是来投奔我的,就不哔哔这么多了。
刘沉哑然失笑,说道:“今得先生相助,犹如鱼之有水,实乃我之幸也!”
“主公谬赞!”
沮授轻声笑道。
他来这里见刘沉,原本是想高论一番,让刘沉愿意收下他。
却没想到。
对方不仅主动邀请,还展现出超强的眼界。
这着实令他震惊。
“主公,现如今城内局势虽暂时稳定,但还需一些政策,才能使九门县恢复正常生机。”
沮授刚进入刘沉帐下,有心想要表现一番。
他继续说道:“可从其他县买进作物种子,来年春耕时种下。收获时百姓每人可按劳领到粮食,将部分领到的粮食售卖后,百姓手中便有了钱粮。
再从其他县引来商贩,城内空房众多,可许以免租使其常驻,九门县自可恢复运转。”
刘沉听后眼睛一亮,他先前正好在想这个。
办法他其实已经想好了,毕竟拥有现代的帮助,只不过中间各种方面的细节,他肯定是不太懂的。
现在有沮授这个顶级谋士,很多事就可以交给他来做。
“先生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啊,先生稍等片刻!”
刘沉说完,就往后院走去,片刻后他就返了回来。
只是手中多了一袋东西。
“主公,此乃何物?”
沮授和蔡强好奇的看着。
“此乃土豆、红薯、高产水稻的种子,皆可作为主食。”
刘沉打开袋子,只见里面放着七八个不同种类的作物。
沮授露出好奇的表情:“这些作物,我等都没见过。”
“可不要小瞧了他们,特别是这土豆,种下后只需三个月便可收获。”
“什么?三个月!竟有如此作物!”
沮授惊讶之余,问道:“敢问主公,此物产量如何?”
刘沉想了想,说道:“正常情况下,一亩产量在三十石至五十石之间!”
“最高可达五十石!”
沮授震惊了。
如此产量,若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