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曲辕犁在东汉问世 (1/2)

中平六年,三月初。

经过半月发展,下曲阳县已经基本恢复运转。

只是人口方面并没有增加多少。

陆续收了几批流民,人口也没破万。

当然,军队并不算在人口当中。

刘沉和赵云走在田野间。

农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在中原地区,水稻的种植通常在四月左右。

所以到了三月时,就要开始耕地,以便在四月时能够直接播种。

“主公,这些百姓身体瘦弱,又没有耕牛,要赶在播种前耕好地,只怕是有些困难。”

赵云担忧的说道。

只见农田里的百姓们,拉着厚重的铁犁,每走一步都是艰难无比。

“铁犁太重吗……”

一瞬间,刘沉像是想到了什么,正要说话。

忽然就见前面的农民倒了下去。

“子龙!”

刘沉喊了一声,和赵云一起跑了过去。

赵云穿着轻甲,刘沉穿着锦服。

其余百姓见到如此着装,都不敢阻拦。

把晕倒之人带到树下之后,赵云打来了水,喂给男人。

过了一会儿,那男人终于是醒了。

“你们是……”

男人略显惊恐,毕竟刘沉两人穿的衣服,怎么看都不是普通人。

“你不必惊慌,我是下曲阳县的新县令!”

刘沉安抚道。

男人一听,这才放松下来。

“小民拜见县令大人。”

男人靠在树上,对着刘沉拱了拱手,随后撑着就要起身。

刘沉见状,连忙拉住了男人,口中问道:“这位老哥不休息会儿吗?”

“大人,黄巾军占城半年以来,我们这些农户家里的牛啊,都被他们煮了吃。”

男人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牛没了,但地总得有人耕,如今只能人力拉犁,要是这铁犁能轻一点就好了。”

“放心吧,这事儿我会解决的!”刘沉笑了一声。

此事,他刚才就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大人,您是好人啊!我得去耕田了,谢谢大人。”

男人对着刘沉鞠了一礼,随后回到了田地里。

赵云看着农户的身影,说道:“大人,要不我派几个士卒去帮他耕地?”

刘沉摇摇头道:“城里这么多人,帮不过来的。”

“如果有办法能帮他们就好了。”

赵云叹了口气。

主角微微一笑:“子龙放心,这事儿我自有办法!”

……

下午。

县衙府后院的房间里,出现一座传送门,刘沉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的手上是几张图纸,身边放着几个崭新的大铁犁。

随后,他叫来了赵云。

“主公!这是铁犁?”

赵云进来后,看着刘沉面前的铁犁,有些好奇。

毕竟这铁犁和他上午所见的,有些不同。

刘沉笑着说道:“子龙,这可和其他铁犁不一样,此乃曲辕犁。”

“曲辕犁?确实和上午所见大不相同,它竟是弯曲的。”赵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刘沉科普道:“平日里农户们所用,乃是直犁,耕完一个方向要转弯时,极其不灵活,而且极为笨重,用它起土可谓是费时又费力。”

“而我面前的曲辕犁,它将长直辕改为了短曲辕,这么做缩短了犁架,使其更加轻巧。”

“并且,它的辕头还加装了一个可以自动旋转的犁盘,使得调头和转弯更加方便,省时省力,能够极大的增加耕地的效率。”

听完刘沉细致的讲解,赵云也是理解了曲辕犁的作用和优势。

顿时眼里露出一抹亮光,惊喜道:“主公真乃天才,竟还懂得工匠制造!此物若能普及,百姓们耕地将会简单许多!”

“子龙,这是制作曲辕犁的图纸,我要你立刻召集工匠,加快此物的打造。”

刘沉说着,将图纸递了过去:“等曲辕犁打造出几个样品,再派人送去无极县,让那些世家买进一些耕牛运送过来。”

“是!属下这就去办!”

赵云激动的接过图纸,快步走了出去。

……

几天后,曲辕犁成功在东汉问世。

刘沉检查过后发现,除了工艺上比不得现代带过来的,在使用上倒是没有差别。

当即下令加快打造速度。

并且派人携带曲辕犁,分别前往无极县和九门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