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谋士暗涌,巧破困局 (1/2)

荀彧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几日来,莫羽在曹操面前出尽风头,这让他们这些老牌谋士感到芒刺在背。

他们决定再探探这莫羽的底细,看他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徒有虚名。

第二日议事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凝出水来。

荀彧轻咳一声,率先发难:“近日袁绍蠢蠢欲动,屯兵黎阳,意图南下。我军该如何布防,还请诸位献计献策。”

这看似寻常的军事问题,实则暗藏玄机。

袁绍兵强马壮,来势汹汹,而曹操兵力不足,如何布防才能抵御袁绍的进攻,这着实是一个难题。

郭嘉羽扇轻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文若此言差矣,袁绍虽强,但粮草辎重皆由后方运送,我军若能切断其粮道,不战而胜,岂不妙哉?”

郭嘉这番话看似补充,实则加大了问题的难度。

切断粮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袁绍大军压境,如何才能绕到敌后,切断其粮道,而不被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莫羽身上。

这几日莫羽风头正盛,他们都想知道,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他该如何应对。

莫羽依旧是一副慵懒的模样,半倚在座位上,眼皮微微耷拉着,仿佛对眼前的局势漠不关心。

然而,他那双看似无神的眼睛,却不时闪过一丝精光,让人捉摸不透。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感弥漫在整个议事厅。

典韦站在曹操身后,手按剑柄,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就连厅外的士兵甲乙丙,也感受到了这股肃杀之气,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咳咳……”莫羽慢悠悠地开口了,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议事厅,“两位军师所言极是,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微微上扬,“两位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莫羽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这幅慵懒的姿态让荀彧和郭嘉心中冷笑,以为他黔驴技穷了。

然而,他们却没注意到莫羽莫羽脑海中飞速运转,如同超级计算机一般,将历史上官渡之战的各种细节、曹操现有的兵力部署、袁绍的粮草运输路线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两位所说的固然重要,但我们忽略了地利。”莫羽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官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只需…”他故意顿了顿,吊足了众人的胃口,然后才继续说道,“利用官渡的地形优势,构筑坚固防线,以逸待劳,消耗袁绍的有生力量。”

“至于粮草问题…”莫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袁绍粮草囤积于乌巢,此地防守薄弱,我们只需派遣一支精锐奇兵,绕道奇袭乌巢,便可断其粮道,使其不战自溃!”

莫羽这番话如同石破天惊,瞬间点燃了整个议事厅。

他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御方案,还精准地指出了袁绍的致命弱点——乌巢粮仓。

这番分析,逻辑清晰,环环相扣,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折服。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看向莫羽的目光充满了赞赏。

他用力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妙计!此计甚妙!莫羽真乃神人也!”

荀彧和郭嘉面面相觑,他们原本以为莫羽只是徒有虚名,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深藏不露。

他们精心设计的难题,就这样被莫羽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莫羽,你还有什么妙计?”曹操迫不及待地追问。

莫羽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莫急,我还有一计…”

典韦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莫羽,他本以为莫羽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酸儒,没想到他竟然拥有如此过人的智慧。

议事厅外,士兵甲捅了捅士兵乙,低声说道:“嘿,这莫羽,有点东西啊!”

士兵乙点了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嘛,看来以后咱们得对他客气点…”

士兵丙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你们说…他刚刚说的那个乌巢…是个啥玩意儿?”

莫羽顿了顿,眼神深邃,缓缓说道:“这乌巢之计,还需…”

士兵甲啐了一口唾沫,满脸不屑:“切,什么乌巢不乌巢的,我看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罢了!”

士兵乙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咱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他倒好,动动嘴皮子就立了大功,这世道真是不公平!”

士兵丙挠了挠头:“俺也觉得有点玄乎,那袁绍是傻子吗,会把粮草放在那么容易被偷袭的地方?”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故意想让莫羽听到。

莫羽自然听到了这些议论,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缓步走到三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