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徐庶来投 (2/2)

邃,炯炯有神。一时却也猜不到他的身份。微微一笑:“既然有一身本领,那请问先生,如何看待北海王?”

“恕某直言,如今天下乱势已起,黄巾之乱虽已经被剿灭,但是他们已经触及了我大汉的根本。在这种时候,当有人能够振臂高呼,重振朝纲。某在学习之余,常思考自己若处在要位,能否解局。”

“先生有想到破局之策嘛?”刘善笑着问道。

青年略有惭愧的说到:“未曾想到最完美的方案。朝廷各方势力盘错,以某的能力,也需要数十年才能够做到一些事情。然而时局瞬息万变,数十年,还是太久了。哎。”

叹息后,青年又接着说道:“可是北海王的举动,却让某眼前一亮,瞬间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刘善很感兴趣的问道:“愿闻其详。”

青年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善,颇为兴奋的说道:“既然在内无法下手,索性跳出中原,经略边关,甚至是草原。打造一支精兵,在中原形势动荡之时,领兵回转,振臂高呼,一统朝政。乱世以重拳抚人心。若北海王能够解决人口,经济,资源的问题,那何愁不会由北而南一振朝纲呢?”

“是啊,是啊。”

“先生大才啊,难怪敢揭榜。”

“我就说北海王雄武,王二还跟我抬杠。”

“你可别败坏我,我是说北海王年幼,力不能及。”

周围的百姓都纷纷议论起来。

刘善听后,问道:“如此见识,定非常人。敢问先生姓名。”

“不敢当公子谬赞,某姓徐,原名福,后因琐碎之事,改名为庶。字元直。”

徐庶,居然是徐庶。刘善心中乐开了花,连忙拱手说道:“先生,既然愿意揭榜,那就请助善一臂之力。如今汉室衰微,本王虽领军北上,但急于成军,现在手下缺兵少将,正是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毛遂自荐,助本王拨云见日。今日本王正在堂中议事,一时着装凌乱,前来见先生失了礼数,误了时间,望先生见谅。”

说着,刘善深深的弯腰向青年鞠了一躬。

“北海王亲来?”

“这真是,真是。。。。。。”

“北海王真是贤主啊,居然亲自来接,果然不愧是,不愧是。。。。。”

“你们都不会说话,就不要学着人家文邹邹的。北海王大才,真是大才。王二,你看,我就说北海王大才。王二,王二?”

“对对对,大才,贤主,明主。你别喊了,王二早跑了。”

“我们要把北海王的贤明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帮北海王。”

人群中又开始议论纷纷。刘善听后,心中吐槽道:难怪曹操要光着脚迎接许攸,难怪许攸这么骂他,他都不杀许攸,这真是人言可畏啊。自己这误打误撞的,居然还有意外收获,相信在百姓中能有一个好口碑,一定会让更多人愿意来投奔自己。

“跪拜北海王啊,这可是皇子。快跪。”人群中不知那个马屁精喊了一句,身边的百姓开始哗啦啦全跪拜了下去。

青年明显早已经猜出了刘善的身份,安然接受了刘善的鞠躬。待刘善鞠躬礼成之后,才连忙双手托起刘善:“殿下折煞庶。”

扶起来刘善之后,青年整理了一下衣服,毕恭毕敬的向刘善行李:“殿下贤明,承蒙殿下不弃,庶愿意自此追随殿下,鞍前马后。”

刘善的喜悦难以言表,连忙拉起青年:“善得先生相助,如添双翼。先生,此处不是论事的地方,咱们这可是扰民了。且随本王回府邸议事。”

这时,蹇硕才领着马车来到城门处。“殿下,殿下莫急,这成何体统,有人揭榜,自应由人宣进行辕觐见,怎可独自前来。”蹇硕一骨碌翻下马背,连忙到刘善跟前说道。

“殿下是独身前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此地乃边关,殿下怎可如此。”徐庶急忙说道。

“勿忧,这不是青龙跟着本王呢。更何况此地皆为汉民,我作为汉室皇子,又怎会有危险?放心吧。该害怕的是那些吸食民脂民膏的人,本王浑然不惧。”刘善摆摆手说道。

徐庶这才看到刘善背后,有一精壮青年,本应非常显眼的他,却安静的站在刘善身后不远处,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真是一员虎将!”徐庶心中喃喃道。

刘善向四周围着的百姓说道:“诸位叔伯,快快免礼,善年幼,怎敢受大家如此大礼。“刘善安慰了徐庶、蹇硕之后,又连忙对围了一圈的百姓说道:“快快请起。在此还要拜托各位,本王求贤若渴,若再有能人,还望诸位不吝举荐。本王在此有礼了。”说着,向围着的百姓鞠了一躬。然后拉着徐庶说道:“走,随本王上车,你来的正好,本王目前遇到一个大难题,与你共同商讨。”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