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吃一顿就感觉很幸福。第二天的时候我让姐姐别带我下馆子了,她们学校管饭,我告诉她我和她一起吃就行,姐姐怕我吃不好,我说没事,前天吃的麻辣粉有点拉肚子,我和她一起吃就行。中午的时候姐姐打上来了,一个馒头,一碗西葫芦和豆腐,味道一般。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姐姐在学校的生活,吃完饭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眼里泛着泪水,我觉的姐姐挺不容易的,可能是经过两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成长了很多。那时候我就想我们家是有点愧对姐姐,姐姐虽说成绩不太好,但是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姐姐要好好学习,没有人帮助过她,尤其是当我和弟弟去了城市里,把她一个人留在镇上读书,感觉就像是给她已经关上了门。上了技校,我以为管吃管住很舒服,但是自己经历了一下发现并不是,我有点心疼她,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和她表达我自己的感情,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
我考上三中之后,离姐姐的学校其实很近,但是我们也很少来往,姐姐的技校我自己进不去,姐姐也很少来找我,每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经过姐姐的学校时,我就在想姐姐在干什么,她这会有没有出来,出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偶遇。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有很多时候比较懵懂,能感知到,但是又无能为力,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姐姐读了两年就从绩效毕业了,毕业之后他们学校的人直接带她们去了青岛,说是直接分配到那边的工厂,姐姐走的时候我还在上学,就记得当时让妈妈给买个手机,妈妈没有买,给了姐姐差不多一千块钱,姐姐就走了。后来姐姐到了青岛之后,自己挣了钱,自己买了手机。有了手机我们就可以互相联络了,那时候就知道姐姐去了分配的厂里面没里面就因为实在太累,就辞职了重新找了工作。再次见到姐姐已经是一年后了,她胖了一点点,当时还陪我住了几天,但是那几天我是比较拘谨的,不知道要和她说些什么,对着姐姐我总觉的找不大一些很好的话题,我们缺席了彼此最重要的时间段。
最遗憾的就是姐姐的婚礼我没有参加,当时我和弟弟都已经上大学了,只知道姐姐结婚的时候和家里闹得挺不愉快的。现在其实我或多或少都能理解姐姐,我们家一直充斥的都是争吵,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都想干净长大成人,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就想我非要找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大学,姐姐也在她觉的找到人生归宿的时候,不顾家人的阻拦赶紧把自己嫁了出去。我可以理解,我们都试图寻求解脱。这也更加折射出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是比贫穷更大的伤害,那时候的我们都觉的被那个家伤害了,所以我们需要去往其他的地方寻求一个避风港。
姐姐生完孩子没多久就结束在外漂泊的时间,回到了我们市里,妈妈帮着姐姐一起带孩子,放寒假回去的时候就和她们生活在一起,也是从那几年开始,我和姐姐的相处才相对变多了起来,尤其是18年之后,我几乎放每个长假都要回一趟家,我们一起带孩子回去转,也是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姐姐坚强与不易的一面。中国人有一句是“为母则刚”,这四个字在姐姐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在姐姐身上,让我看到了为人母的不易,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和妈妈的关系,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当你自己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你再返回来看那些人那些事,你就会很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尤其是父母对子女默默付出的那些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