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 (1/1)

当脚下的感觉与想象中不同时,赵奇就已经意识到出问题了,在惊叫过后,赵奇便蹲在了地上,直直的盯着那只被自己踩到的小鸡。看着它扭曲的身体无力的扑腾了两下,微弱的挣扎,看着它张着嘴悲鸣,看着它慢慢的合上眼。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赵奇却觉得这时间格外漫长,漫长到了能看清并记得它全部的神情,眼泪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了。

佘秀雁看了一眼就知道小鸡已经没救了,用扫帚一扫,倒到了院子外,赵奇跟了上去,还想继续看,却被佘秀雁用力的拉了回去,然后就是很正常的吃饭。赵国俊问了一句“死了?”“死了。”佘秀雁回答道,这件事便揭过了。只有赵奇心不在焉,闷闷不乐的。饭后赵奇又跑了出去,找到了那一小块黄色,又蹲下来,静静的看着,看了许久,直到天黑才起身回屋,这时赵奇神色已恢复如常了。

赵奇还是有了一点变化,比起之前沉默了许多,好像又回到了刚返回赵家村时那样,内向腼腆,佘秀雁再也没听到过赵奇与别的小孩的吵闹,也没再听到过赵奇与人有冲突。老师们对赵奇赞不绝口,称赵奇是个好孩子,乖孩子,聪明孩子,佘秀雁听了别人对赵奇的夸奖笑得很高兴,但心里又觉得有些别扭,总觉得这些算不得是什么优点。果然这话得到了印证,赵国维还有很多村里的聪明人都说,赵奇太乖、太老实了,以后肯定少不了被人欺负,长大了肯定没出息,肯定吃亏,又使佘秀雁的好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老实孩子或许以后没出息,但是小的时候好管,调皮捣蛋的孩子以后有出息,小时候就要多费心,这也是一种取舍,佘秀雁想两个都要,于是对赵奇总是在满意和不满之间反复。

这样的烦恼没有持续太久,又一个学期结束后不久,赵贵平回来了,带走了赵奇,要带赵奇去外面上学了。佘秀雁大骂了赵贵平一顿,赵奇在赵家村上学上的好好的,何必要去外面,外面到底有什么好,以后把赵奇教坏了怎么办。赵贵平回答不了佘秀雁,然而这没有改变赵贵平的想法,仍旧坚决要带走赵奇,佘秀雁没办法,最后约定好了放假的时候把赵奇放在赵家村,这才顺利带走赵奇。赵奇再次离开,佘秀雁和赵国俊的生活变得沉闷了许多,佘秀雁也感觉到了以往没有察觉过的孤苦,每当看到赵杰到处串门玩耍,这种孤苦就越发强烈。“都走了,一个也没留下。”

是的,都走了,这是佘秀雁的现实,也是赵家村的现实。在短短的几年间,赵家村有一多半人都离开了故土,去往了外面的世界。以前总觉得院子太小,窑洞太挤,忙着修院墙,掏窑洞,人都走了之后,才发现院子其实很大,窑洞其实也很空。赵家村里很多计划中要修的窑洞,修了一半又放弃了,只留下一个个打好的土坯,那些基本成形了的,尚可用来做柴房做仓库,那些刚动工的,就只留下一个拱形的土块,还有那些修出来的院子,生了许多杂草,近乎看不出人迹了。

佘秀雁家也一样,多了两口破窑,修不起又放不下,干脆做了柴房,也顺便用作鸡窝。白天还是像以前一样为生存忙碌,入夜则格外难受,没有了隔壁传来的窃窃私语,屋外的虫鸣就格外的刺耳,以至于难以入睡,佘秀雁往往到后半夜才能勉强睡着,而天未亮又清醒,每天夜晚等天明,最是煎熬。

赵家村变得沉寂了,然而赵杰还在,学校里的小孩少了一些,赵杰成了班里的孩子王,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每次考试都能带回一张大红的奖状。赵奇也有过奖状,却不曾好好保存,如今已找不到了,更后来连得奖的消息都很少听到了,佘秀雁偶尔串门时看到赵国维家的正房贴满后墙的奖状,心里忍不住发酸,也会想,到底是赵奇后来不再好好学习了,还是外面的老师教的不好,每次想到这,便不由对余红生出一分埋怨。

又一年入了冬,学生放假了,赵家村的人又都回来了,整个村子又变得热闹了,赵奇也被送了回来,被送回来的还有赵贵宝的孩子,赵晨,其他家庭也一样,大家在孩子不上学的时候,都默契选择把孩子丢给老人照顾,而这也恰好是赵家村的老人们期待的。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