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 (1/1)

又是一年开春耕种的时节,佘秀雁开始觉得赵国俊越来越不中用了,也终于察觉自己真的开始老了,于是原来宏大的计划不得不进行缩减,直到力所能及。也多了几分对赵贵平和赵贵宝的埋怨,都离开了这个家乡,正需要人手的时候找不到人,山间的田地以后怕是会荒废许多,那多可惜啊。老两口拖着日渐蹒跚的步伐,在山间种下了高粱,玉米,糜子,谷子,山沟里种了土豆和红薯,院墙边上还种了南瓜,在院子里又松了一小块土,种了些蔬菜,起早贪黑总算是埋下了一年的希望。

一天晌午,佘秀雁刚从山里回来,头上包的白色毛巾还没有摘下,匆匆喝了几口凉水,就听到外面传来洪亮的“嘟,嘟”的声响,这声音像是公交车的喇叭,又有很大差别,佘秀雁跑出去一看,刚好看到赵贵平往回走。佘秀雁有些吃惊,赵贵平穿着一身皮衣,带着墨镜,头发倒竖,咧嘴大笑着。佘秀雁上前两步问:“你怎么回来的?”赵贵平往自己身后一指,那里正停着一辆大红色的崭新的摩托车。“我刚买的,摩托。”赵贵平高昂着头,佘秀雁闻言上前两步又停住,那稳稳的停着的摩托车,那明亮的钢铁的颜色,都令佘秀雁有种看到猛兽的错觉,惊奇中带着惶恐。佘秀雁的脸色变了几变,终究没有靠太近,只是打量了一下,随即招呼赵贵平:“那你就停在这,赶紧推进院子里。”紧接着又补了一句:“你这有锁没有,没有锁我给你找一把。”赵贵平听了觉得有道理,将摩托骑回了院子里停放好。

摩托与这个山间的小院并不协调,停在这里那里都不对劲,碍眼又碍事,连鸡都绕着走,佘秀雁在院子里来回打转,也总觉得心里发堵。这么扎眼的摩托,很快就被旁人知道了,每个来串门的人总能第一眼就看到,然后发出“嚯。”的声音,然后就要问“这是谁的。”通常这时佘秀雁就会搭话:“我们贵平家的。”随后来人往往会用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神情看着佘秀雁,“你们贵平买了摩托了?”佘秀雁免不了抱怨一下:“哦,不知道买它做甚,那么贵,又不能退,换成钱多好。”

不知不觉的,院子里就有三五个人簇拥着赵贵平,围着那辆摩托谈天说地,时不时能传出赵贵平的大笑声。佘秀雁在院子里来回好几趟,每次看到这副场景都要皱眉,叹气,眉眼也越来越低垂,对赵贵平的不满也是越来越强。入夜人散之后,佘秀雁看着那辆摩托车,重重的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回屋取出一块毯子,仔细的盖在了摩托上。家里闹腾了几天之后总算消停了,赵贵平买了摩托车的消息也传遍了赵家村,赵贵平也终于待够了,要走了。佘秀雁找来一个编织袋,将家里的各种吃食都取了一份出来,满满的塞了一袋东西,交给了赵贵平,嘴里念叨着:“外面的可没有这么好的。”诸如此类的话。往常带行李总免不了肩扛手提,这次赵贵平只是轻飘飘的把编制袋往摩托车后座一放,用一根绳子捆好,用手拍了拍,放稳了,骑上去,脚一蹬,手一拧,伴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一溜烟的就跑了。佘秀雁跟着小跑了几步,叮嘱赵贵平一定要慢些,之后就只能看见赵贵平的背影了,而这背影也转瞬间便消失了。佘秀雁在路边停留了一会,怅然若失,很用力的用围裙擦了擦手,回去了。

此后,赵贵平回赵家村变得频繁了,那辆红色的摩托车,经常带着一阵烟尘回来,不多时又伴着一阵烟尘离去,每次都能带回来不少东西,每次也都带走不少东西。之后不到两个月,赵家村里便新添了许多摩托,只听聊天仿佛家家户户都有,起初还值得人们围观,渐渐的就见惯了,再后来就有些乏味甚至是厌烦了,最终摩托车在赵家村已然不值得成为一桩新闻了。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的地位,赵家村的山沟里时常能听到轰鸣声,赵家村与外面世界的联络也方便了很多,佘秀雁心里隐隐的不安也消退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