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辙了,他有的是钱,我爸也早退休了,只能这么凑合过,真过不下去就离了。”女人看着李卫东,“你就是李卫东,对不对?”
“看样子马老板经常提起我啊。”李卫东笑了笑。
“他没提过你,不过你在咱们商圈里挺有名的。其实我们这群姐妹也挺关心你的,前几天还聊起你那小工厂能不能挺过去。”吕小萍语气平平地说。
“没想到我先在各位富婆圈里火了,以后如果需要投资支持,还得靠吕姐多帮忙。”李卫东客客气气地说。
两人你来我往,一个叫着“老弟”,一个应着“老姐”,亲热得像是久别重逢的亲姐弟。可吕小萍转身告别时,脸色却沉了下来。
家丑不可外扬,这些年她过得够不容易了,可马步远这一出又狠狠地打了她的脸,撕下了她最后一层遮羞布。
李卫东对这种富豪家庭的事儿见得多了,表面上恩爱和谐,实际上两口子可能早就各过各的,只因利益相连。一旦男方的风流韵事曝光,女方总是第一个跳出来说信任他。
信任个鬼,没了利益绑着,早翻脸成仇了。
这也是李卫东前世选择不婚的原因之一,他分不清那些人靠近他,到底是真爱还是爱他的钱。
叹了口气,对所谓的爱情感慨一番,李卫东埋头继续吃饭,这时,旁边桌子上的一段对话飘进了耳朵。
“这市场小得很,真不如不来,这么丁点儿的地方,高总您还亲自跑一趟。”
“其实没必要搞那么复杂,直接发货不就行了?主要攻浙江市场就行。”
“让你们来就来,哪来这么多问题,宗总可是要上电视打广告的,得全国铺开经销点,懂吗?这就叫分销体系。”
“高总,您说呢?”
“快吃快吃!”
李卫东听着,愣在当场,感觉这些人像是在推销娃哈哈,娃哈哈87年成立,两年就销量破亿,轻轻松松实现小目标。
这种神速,让穿越回来的李卫东都感到汗颜。
娃哈哈走红全国,是在九十年代初靠央视广告,一炮而红,时间上没问题,李卫东皱眉想了半天。
如果没记错,娃哈哈的推广得益于一位奇才,叫高志伟,后来的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定位都是他的手笔,让娃哈哈从单一营养液发展到百花齐放。
“你们是娃哈哈的吧?”李卫东转头问。
四五个人的谈话声突然停了,一个个都点头说:“对哦,你了解娃哈哈吗?”
“我曾经去浙江那边,尝过他们的饮料。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个人叫高志伟的?”李卫东接着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高总,您跟他熟吗?”大伙儿的视线齐刷刷转向了一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的男人,他一脸困惑地望着李卫东,显然并不认识对方。
“您好,我就是高志伟,咱们好像没见过面吧?”
李卫东没见过高志伟,但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而且05年后他就离开娃哈哈,据说去了美国投资。
“同名的多吗?”李卫东问。
“好像就我一个,有什么问题吗?”高志伟纳闷。
李卫东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人才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撞上门来,菜头和韩小强见他这笑容,相处久了自然明白。
“我打包票,他又开始编了。”菜头笃定地说。
“我也这么认为!”
李卫东清楚,现在的娃哈哈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极好,不可能因为自己一个小厂子而离职。
更不可能留在这个城市,除了骗,李卫东想不到别的理由。
“我今年回国时,我爸和你们老板通过一次电话,别看我爸是华侨,但他对国内新兴势力很关注,你老板很看好你!”李卫东刻意加重语气,很有华侨腔。
“是吗?宗总人确实不错。”
“不过,他更看好另一个人,觉得你还行,我个人觉得你发展空间有限,但别灰心。”李卫东盯着对方眼睛说,先打压再拉拢,这是他的惯用招数。
高志伟脸色微变,公司里确实有人比他强,现在公司发展迅速,他北上争市场,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至于李卫东的身份,他没有怀疑,听说老板和海外大佬有联系,打算融资,现在华侨、外资、香港的投资人太多了。
“不清楚您家里做的是哪行生意呢?”高志伟客气地问道。
“就是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啦,我老爸在华尔街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主要卖理财产品和保险那些!”李卫东随口回答,说的好像真的只是小打小闹似的。
理财产品和保险?
这还算小打小闹?
“对您来讲,确实是小生意了。能在这里碰上也算有缘,您是来这边看看投资项目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