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殿外,
当代斋主,梵清惠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广场之上的弟子师妃暄。
看着那滔天的纵横剑气,梵清惠眼眸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她淡淡点头道:“等妃暄功成,我等就必然可以一举歼灭魔教!”
话音落下,碧秀心亦是点头道:“师姐,妃暄登临无双剑道金榜,获得通明剑心之奖励,其剑道成就将会是我慈航静斋,初祖之下第一人。”
但随后她便话音一转道:
“但是金榜将此事曝光天下,就怕那魔道会狗急跳墙。”
“师姐,我等还需早做准备。”
闻言,樊清惠云淡风轻地说道:
“师妹不必担心,我已经通知了正道同仁前来帮忙。”
“那魔教众人若是胆敢前来进犯,必定叫他此番有来无回!”
……
镜头一转。
隋朝洛阳南郊,翠峦环抱之中,静卧着一座古刹,名曰净念禅宗。
其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宛若尘世间的一方净土,不染尘埃。
数百间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精妙。
最为醒目的莫过于正中矗立的七座大殿,它们如七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信仰的脉络,庄严而神圣。
而在这一片肃穆之中,一座小巧而精致的铜殿赫然在目,阔深各三丈,高耸入云,高达丈半,铜光闪烁间,透露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铜殿之前,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白石广场,长达百丈,洁白如玉,边缘以精美的白石雕栏环绕,既显庄重又不失雅致。
广场中央,一尊文殊菩萨骑金狮的铜像巍然屹立,菩萨面容慈悲,金狮踏云欲飞,二者相得益彰,气势恢宏。
龛旁,药师、释迦、弥陀等三世佛并立,彩塑金饰,熠熠生辉,其庄严之态,令人心生敬畏。
四周,五百罗汉金铜铸就,神态各异,或悲悯,或沉思,或怒目圆睁,皆栩栩如生,宛如活灵活现。
既展现了佛教的平和慈悲,又不乏金刚怒目的威严。
两者并存,使得这片佛土更添几分神圣与不可侵犯之感。
禅音缭绕中,了尽对着了空主持说道:“主持,樊斋主之求援消息到了。”
了空主持,这位德高望重的禅林长者。
虽修炼闭口禅,数十年来不言不语,却可以心传心。
他目光智慧而深邃,微微点头。
而后了尽便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佛礼,说道:“主持放心,我即刻率门下弟子出发。”
紧接着,禅宗的门下弟子,如龙腾虎跃般,踏上前往帝踏峰支援的征途。
他们身着素衣,手持禅杖,步履坚定,心中却是一片宁静祥和。
就如同这禅宗圣地一般,即便外界风雨飘摇,亦能守得一方净土,护持佛法,普度众生。
……
另一边,
一处隐秘寂静的山林间。
一位峨冠博带的老人,留着五缕长须,面容古雅朴实,身穿宽厚锦袍,显得他本比常人高挺的身形更是伟岸如山。
他静坐于一抹如镜般的湖边,正凝神垂钓,颇有出尘飘逸的隐士味儿。
其鹤发童颜慈眉善目,哪怕是灰色的长袍,依然罩不住那抹无争的眼神。
下一刻,突然到来的信鸽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老人抬手取下信鸽腿上的信件,缓缓展开,随即就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当初老夫借阅慈航剑典,今日就到了该还情分的时候了。”
话音落下,老人缓缓起身。
随即他朝前缓缓迈出一步,他的身影却就陡然消失在了原地,瞬息之间腾空而起!
其况犹如逍遥乘云,御气飞龙,妙不可言!
而他,正是大隋中原武林第一人!
外号“散人”的——宁道奇!
他亦是同净念禅宗一样收到了樊清惠的请求,前去帝踏峰支援!
北离,白云观。
晨钟暮鼓之声悠扬,与山间清风交织成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
“师父,依你之言,慈航静斋乃是大隋江湖上的正道魁首。”
“如今无双剑道金榜落下如此丰厚的赏赐,隋朝江湖的正道与魔门的关系必然愈加紧张,暗流愈发汹涌,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呀。”白鹤淮的声音清脆,却难掩其中的忧虑。
她的目光落在叶轩青那淡然自若的面容上,似乎在寻求一丝安慰与指引。
叶轩青饮了一口茶水,眼中闪过一丝深邃。
“是的,隋朝江湖本就是风起云涌之地,更别说经过金榜此事之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