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数个日夜,太安帝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徘徊于宫墙之下,望着满天星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他渴望有一日,能亲眼见证自己的臣子当中,能有人挺身而出,登临金榜,威风九州天下。
而今,萧若风以他的实力,不仅证明了自己,更让太安帝看到了北离的希望与未来。
而且现在,就算是已经有两员臣子登榜的嬴政,也比不了他!
因为,章邯和惊鲵都只是嬴政的手下,而萧若风却是他的亲生儿子!
君臣之间,哪能比得过父子之情!
毕竟俗话说的好,血浓于水!
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谚语,更是太安帝此刻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萧若风,作为他的亲儿子,那份从血脉中流淌而出的亲情与信任,是任何外人都无法比拟的。
萧若风定会百分百听命于他!
不过这时候,太安帝的眉头又微微一簇。
事实……恩,也不是百分之百。
在此前他命萧若风前去处理剑心冢李心月一事中就能看出,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他的皇命有几分犹豫。
想到这里,太安帝心中正翻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对于萧若风的登榜,他既感惊喜,又存深思。
萧若风,他被世人誉为风华公子,德高才厚,声名远播。
其风采不仅令朝野为之倾倒,更让太安帝心中生出几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欣慰。
太安帝深知其品行,不可能做出叛逆之事。
而且萧若风也无心皇权之争,只愿逍遥于山水之间,做一个自在王爷。
但正是这份超凡脱俗的志向,让他的才华与实力更显得耀眼夺目,不容小觑。
太安帝在心中细细斟酌,他明白,对于萧若风这样的儿子,既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信任,以彰显皇家的气度与胸襟;又要适时引导,确保他始终忠诚于北离,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毕竟,萧若风自主意识强烈,他若是一味强加干涉,只会适得其反,激发他的逆反之心。
于是,太安帝决定恩威并施。
既要对萧若风的成就给予表彰,又要巧妙地平衡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目光中闪烁着决断与智慧:
“国师,朕之子萧若风,德才兼备,已登金榜,实乃我北离之幸。”
“朕欲下旨,对其大加赏赐,以彰其功。”
“同时,关于剑心冢李心月亦登榜之事,朕意已决,李心月只需忠诚于北离,其余事宜,可由若风自行裁度。”
齐天尘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深知太安帝此举之深意,既是对萧若风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他个人能力与判断的信任。
此举无疑是在向朝野上下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北离皇室重视人才,尊重每一个有能力的臣子,同时也愿意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自由,以发挥各自的才能。
“陛下圣明,此举定能激励天下英才,更添北离之盛世气象。”齐天尘躬身行礼,言辞恳切。
因为萧若风已先行一步,率众前往剑心冢。
太安帝眼神中闪过一丝急切与期待,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缓,需立即传达自己的旨意。
于是,他转身对身旁的国师齐天尘吩咐道:“国师,你即刻启程,务必追上若风一行人。”
“将朕的旨意转达于他,并告诉他,朕对他的信任与期望,远超于言语所能表达。”
“剑心冢之事,他大可放手去做。”
齐天尘闻言,心中暗自赞叹太安帝的英明与果决。
他躬身行礼,言辞间满是恭敬与敬仰:
“陛下英明,微臣即刻动身,必不负陛下所托。”
“琅琊王智勇双全,加之陛下如此信任与支持,定能圆满完成使命,为北离再添辉煌。”
闻言,太安帝心情更好了。
与此同时。
北离之疆域。
“哇,是琅琊王殿下!”
“我就说风华公子,定然有这金榜的一席之地!”
“我们北离,也终于是有人登上这九州无双剑道榜单了!”
“没错,我们北离剑客,不输于任何其他的王朝!”
“……”
几乎整个北离都因为萧若风的上榜而振奋。
毕竟,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江湖之中,人们都对萧若风的评价极高!
当然,那些敌人除外!
在他们之中,当看到萧若风三个字时,心情愈加凝重,杀意凛然!
因为他们也明白,萧若风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