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其他皇朝对于萧若风这个北离王子上榜,也都羡慕嫉妒。
大唐皇城,紫气东来。
李世民立于御花园的亭台之上,凝视着远方,眼中既有对北离萧若风上榜的欣赏,也不乏作为一代明君的深邃思考。
片刻后,他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感慨道:“太安帝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一旁,袁天罡闻言,随即缓缓开口:
“陛下,萧若风金榜题名,确实优秀。”
“然则,陛下之龙子亦非池中之物,各有千秋。”
李世民闻言,心中稍稍舒畅。
他微微一笑,转身望向袁天罡,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袁卿所言极是。”
“太安帝确实生了个好儿子,但朕的皇子们,亦是自幼饱读诗书,精通治国之道。”
“萧若风剑术超群,如同锋利之剑,可斩尽世间不平;而我大唐的皇子们,则是那运筹帷幄的治国之士,可使得国泰民安。”
袁天罡微笑道:“陛下圣明!”
……
大秦咸阳宫,金碧辉煌。
嬴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
尽管他的帝国已拥有两位金榜题名的大将,但北离萧若风的登榜,仍让他心中泛起涟漪。
“朕,为何没有这样优秀的儿子?”
这句话,不仅是对命运的感叹,更是对帝国未来的深刻忧虑。
赵高察言观色,连忙上前一步,谄媚道:
“陛下龙威盖世,龙子自是人中龙凤,只是培养之道各有所异罢了。”
“剑道虽强,终究只是小道,难以承载帝国之重。”
李斯也适时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陛下,执剑者,可敌百人千人,却难成万人敌。”
“于江湖,他们或许能独步天下,但于王朝而言,真正的力量源自民心、法制与战略。”
“我大秦之强,在于制度之完善,法制之严明,非一人一剑所能及。”
嬴政闻言,若有所思。
他当然深知,大秦的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的武将,更需有远见的政治家、精明的经济学家以及智慧的文化传承者。
于是,他缓缓点头,眼中重燃希望之光:“不错,朕要培养的,是能引领大秦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继承者,而非单纯的武者。”
但与此同时,他的内心还是有几分忧虑。
毕竟那天章邯斩出的那一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仅仅是那样轻描淡写的一剑,就拥有那么恐怖的威能,直接可斩数百甲士!
或许仅凭章邯一人,尚且还敌不过千军万马。
但若是有十个、百个章邯这样的武者集结在一起,那将会是一股怎样的力量?
到了那时候,帝国之力还真的能够同这种级别的武者抗衡吗?
想到这里,嬴政内心不免有些沉重。
他的目光无比深邃,看向了远处的天道金榜。
他心中也同时,思虑、计划起了大秦未来应该走的道路……
而这时候,
在那天穹之上,风云变幻莫测。
九州无双剑道悬挂天际,此刻金色卷轴之上金光再现,璀璨夺目,连那普照万物的阳光都似乎黯然失色。
这也就预示着无双剑道榜即将迎来一次新的刷新。
第二十三名之位,正静待其主。
北离西南道。
崇山峻岭间,云雾缭绕,渺无人烟。
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紫衣侯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天际那抹不寻常的金光。
他的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忧虑。
他侧头望向身旁的白发仙莫棋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此番剑道榜变动,你心中可有底?”
他自然是话中有话。
毕竟,连那萧若风也仅列第二十四。
若接下来的几名不是白发仙莫棋宣的话,那么白发仙上榜的概率将会很低很低了。
因为那萧若风的剑道实力,可是强悍的很,并不会弱于白发仙多少。
紫衣侯的话语虽未言尽,但其中的担忧与期许已表露无遗。
白发仙莫棋宣,一头银发随风轻扬,眸光深邃。
他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紧张、担忧,如同山间薄雾,悄然笼罩心头。
他当然知道北离风华公子萧若风之强。
但同时,他更相信自己手中的剑!
所以他很快便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情绪深深埋藏,取而代之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